第157章 回朝3

天寒年暮。

一則關於漠北遣使休戰請和的消息,迅速傳入皇城。

節度使曹裕被擒。

漠北潰敗,連失三位大將,一路被平北大將軍段驍率兵逐至關外,不欲再戰,執書攜禮請求議和。

是意料之中。

卻也是一則喜事。

小皇帝登基不久,此為首戰,意義非常,自先帝起便隱為隱患的河朔三鎮,自此徹底掃平,也意味著新帝為自己奠定了根基。

左武侯大將軍趙德元掃平其殘部,抵抗者一律格殺勿論,其余先行押解入京,聽候上決。

女帝令左位大將軍聞瑞暫領三鎮軍防事,因歲末年關將至,特許平北大將軍段驍班師回朝,與漠北使者一同歸京。

路程遙遙,行軍亦要許久。

紫宸殿內文武林立,一連商議數日,回回至夜方休。

三省大臣皆在,因門下侍中暫缺,門下給事中裴朔侍立在暫代事務的門下侍郎蔣延身後,司空張瑾與上柱國趙文疏分列文武兩側,隨後便是尚書右仆射鄭寬,及兵部尚書。

選將之時各方就暗自較勁,這一次人人皆立了戰功,倒沒誰完全壓過誰,趙德元勇猛一如既往,聞瑞行軍風格穩重老辣,平北軍驍勇如神。

明面上如此,但令眾人在背後暗暗留意的,卻是這回趙家軍中捎帶的那個小將,霍淩。

趙德元在上奏回京的折子上,著重提了霍淩。

霍淩。

於武舉之時嶄露頭角,十七歲就做了千牛衛中郎將的少年。

但千牛衛只是天子近衛,不幹涉朝政,手上並無實權,再高的品秩也不起眼。

如此渺小不起眼的人,直到立了功,才讓別人知道他的存在。

但特別的是,這個霍淩,可是當初薛兆的舊部。

所以,旁人也都在下意識思索,這個霍淩既然曾歸薛兆管,是不是也是張黨的人,是張司空暗中埋下的一步棋?可他若是張瑾的人,就不會在最開始押運糧草之時幫著趙弘方用計脫困,事後跟隨趙德元作戰。

何止啊。

連薛兆自個兒都看不出來。

他若一早看得出來,也不至於屢次監視女帝不成,反而逐步失去張瑾的信任,最後落得被連降三級的下場。

現在後知後覺,終於看出來了。

猶如當頭棒喝。

以前薛兆總覺得那小子還不錯,靦腆沉默,看著老實,身手也還不錯,之前他沖動打翻女帝的酒杯被罰之時,薛兆還幫他求過情。

這他娘的是趙家的人???

薛兆可算是知道,為什麽每次他覺得自己辦事已經夠認真的時候,女帝還是能偷偷遛出宮,像長了翅膀似的,壓根神不知鬼不覺。

連張相都比他先知道女帝出宮了。

敢情真的有內鬼啊?!

張瑾:“……”

對於薛兆……張瑾早就放棄了,他不是不忠,也不是智障,他只是單純玩不過小皇帝,傻得天真。

這種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只能去當個看門狗,不能委以大事。

按理,以張瑾識人之準,幾乎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派遣一個魯莽愚笨的人去監視皇帝。但其實,薛兆的能力雖不強,去年也將小皇帝控制得很好,讓她的一舉一動都完全在張瑾的監視下。

就唯獨到了今年。

薛兆開始屢屢失手。

其實,不止薛兆屢屢失手,甚至張瑾自己,也從最對女帝的輕蔑漠視,變得從她那裏吃了暗虧。

是她變得不好對付了。

這回,算是延續張瑾輕敵的後果,趙家是得意了,趙德元還大張旗鼓地為霍淩請功,張黨的武將們——右武衛大將軍葛明輝等人,氣得頗為牙癢。

張瑾倒是較為冷靜。

“趙家得意於一時、性急貪功,與女帝勢必不可長久相和,若有人中間調和也罷,君後既薨,以君王猜忌之心,此局福禍未可知。”

張府之中,張瑾撥弄雙陸棋盤,說話嗓音清冷。

他一開口,那群爭吵不已的武將便自動噤了聲。

“啪嗒。”

棋子擺動的聲音清晰可聞。

左衛大將軍許騫看著張司空的身影,急躁道:“難道任由趙家又扶持一個將領?”

“當初,天子擬定糧草督運人選之時,先君後尚在世,以其為紐帶,陛下受情勢所迫,才不得不依賴趙家。”張瑾專心撥弄棋子,冷淡道:“今時不同往日,既然趙德元願為那個霍淩請功,那便依了他又如何,你以為,女帝不留趙德元總領河朔三鎮軍務事,而用聞瑞,意欲何為?”

女帝已經開始提防趙家了。

只是表面上看,連平北軍都消停了,十幾年不曾回京的段驍都回來了,聞瑞不回京受封賞,好像不被天子重視。

許騫還欲再言,葛明輝已繞過彎來,拉了拉他的衣衫,示意他不必再問了。

當時,張瑾垂目擺弄著眼前的棋盤,極為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