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有孕4(第2/5頁)

只有心善的戚容,每日還在耐心進出眙宜宮。

已至季末,太醫署又有了新的大考。

太醫署在本朝有嚴格的考校制度,每月、季、年都會進行考試,其中太醫令丞有季試,其他人譬如博士、醫工等每月皆有醫術考核,過程嚴格,會直接決定太醫品級。

戚容當初只是個小小的女醫,後來受到天子栽培,有幸跟神醫學過一段時間,醫術突飛猛進,在太醫署的職位也升得越來越快,成了醫監。

放眼整個太醫署,醫監只有四位,醫監之上,丞有二人,再往上就是二位太醫令,一個是五十多歲的秦施,一個年過七十的方呈明;太醫丞一位46歲,一位53歲,其中46歲的那位前些日子病故了,正是空缺。

這對戚容來說,是個晉升的機會。

為了好好完成考核,戚容白天診脈煎藥,時常爐火還未熄滅,整個人差點坐著睡著,仍然強打起精神,一邊熬藥一邊溫書。

她耐心地給侍衣熬好藥,又強忍著疲憊去向陛下復命,告訴陛下,侍衣的病已經好了大半。

姜青姝正在竹君那邊賞樂,聽到她的稟報,回身看了她一眼,“你瞧著精神不好,好好去歇息吧。”

戚容道:“太醫署考核在即,臣不敢偷懶。”

姜青姝回憶了一番,“最近太醫丞有空缺。”

“是。”

“朕記得方老之子,與你同為醫監。”

“正是。”

戚容現在才二十七歲,太醫署裏其他三位醫監最年輕的也超過了三十歲,其中最有資歷的人,是太醫令方呈明的兒子,40歲的方嘉石。

如果不考核,按資排輩,應該是方嘉石晉升。

戚容聽到陛下提及方嘉石,覺得陛下是覺得她太年輕,暗示她不必急著晉升,在底下多磨礪幾年。

畢竟方老都年過七十了,德高望重,陛下說不定也想給他一個面子,讓他兒子上去。

戚容其實也理解。

但心底也不由得泛冷。

她太年輕,身為女子,又出身貧寒,在太醫署本就格格不入步步維艱,就算付出別人數倍的努力,比他們優秀,也只能勉強和他們取得同樣的地位。

這些日子,在她跟前仗著資歷指指點點、暗示她知趣些主動讓出機會的人,也不在少數。

雖然考核只憑醫術,但終究也講人情。

這一年多以來,戚容每天只睡兩個時辰。

但依然倍感無力。

如果連陛下也和那些人一樣這麽逼迫她,她當真是沒有辦法了。

誰知,眼前的天子溫聲對她說:“朕讓他們少給你安排一些雜活,這些日子,專心溫書,朕相信你的能力。”

戚容猛地擡頭,似乎難以置信。

“怎麽了?”

“陛下,臣以為……”

姜青姝笑,“以為朕要徇私?”

“……陛下恕罪,臣不是這個意思。”戚容連忙跪下。

姜青姝看著她,彎腰朝她伸手掌,戚容怔住,遲疑地將手搭上去,擡起頭望著上方的女帝。

她說:“朕就算要徇私,也該是偏向你才對,況且,太醫署只負責治病救人,當然是能者居之,若論資排輩,無人潛心打磨醫術,如何能救治更多的人?”

“所以,你不必留有余力。”

戚容才剛剛站起來,聽著姜青姝的話,連日的委屈齊齊湧上心頭,本來她能忍受,如今卻雙眼發熱,鼻尖酸澀。

“臣明白了。”

她哽咽著,復又跪了下來,認真叩首道:“臣此生能遇到陛下,是臣之幸。”

僅此一句。

戚容起身告退,離開東寧宮。

等她走了,少年清潤的嗓音才響起,“臣終於明白,為何陛下身邊的人都如此忠誠能幹了。”

姜青姝回頭。

崔弈含笑立在月下。

青灰色的衣袍襯出如竹般的挺拔身姿,露出來的脖頸修長如玉,笑如清風,真真是對得起這“竹君”的封號。

少年溫柔道:“因為陛下是明君,能以德行讓他們信服。”

她沒有應答,目光落在他白玉般的指尖握著的竹笛上,“你也會吹笛。”

崔弈點頭,“臣通曉音律,會的樂器頗多,不僅會彈古琴,也能吹笛。”

“朕之前只知道蘭君會。”

蘭君燕荀。

這個人已經因為家族獲罪、又大逆不道口出狂言而被關到了冷宮裏。

崔弈擡腳,徐徐走到她面前,低眼認真地望著她說:“因為臣聽說陛下從前時常聽先君後撫琴,以為陛下只喜歡聽琴聲。”

別人都不敢在她面前提及君後。

只有他敢。

她語氣喜怒莫測,“你倒是不避諱。”

“臣沒什麽好避諱的。”

這少年坦然地笑,雙眸彎彎,“君後撫琴給陛下聽,是為了讓陛下高興,臣亦是。若是連這份心意也藏著掖著,那人活著該有多憋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