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有孕4(第3/5頁)

說罷,他將手中竹笛置於唇邊,緩慢吹奏了一曲。

輕霧蔽月光,一曲穿淩霄。

姜青姝閉目傾聽,夜風微冷,笛聲空靈悠長,隱隱帶有蕭殺蒼涼之氣,沉渾大氣,變化萬千,不自覺間,好像被帶到了更廣袤無垠的天地間。

頭頂的落葉似乎聽得懂笛聲,沙沙而落,撲向在少年的袖間,點綴著灰青色的廣袖。

一曲畢,余音經久不散。

姜青姝睜開眼睛,對上一雙清潤如墨玉般的眸子,溫柔地凝望著她。

年紀輕輕的少年郎,卻吹得出如此笛音,真真是出類拔萃,令人驚艷萬分。

她露出笑容:“真好聽。”

少年手持竹笛,微微莞爾,看了一眼天色,“風大了,似乎快下雨了,陛下先進屋罷,臣再吹給陛下聽,陛下想聽多久都可以。”

“好。”

她轉身進了屋子。

崔弈緩步跟在她身後,不忘交代身後的宮人,“沒有傳召,任何人不許打擾我和陛下。”

……

很多人都驚覺自己低估了崔弈。

侍奉的宮人們低估了,同在後宮的侍君們低估了,趙家人低估了,甚至是他的父親崔令之,都發現自己低估了這個兒子。

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也許不需要確切的理由。

但喜歡可以有無數個理由。

認真的說,崔弈很討姜青姝喜歡。

他很有分寸,從來不說她聽了會不高興的話,不做她不喜歡的事。

他背後,站著崔家。

清河崔氏一族門庭顯赫,門生眾多,但歷代只出文臣名士,不出武將。

其實最令掌權者忌憚的,還是兵權。張瑾之所以讓她如此忌憚,是因為文武勾結,太平時期沒有文官在背後支持的武將,極其容易被卸磨殺驢。而趙家在文官集團之中勢單力薄,為何能和張瑾僵持抗衡,就是因為暫時沒有人能找到機會削他們手中兵馬。

為了防止藩鎮割據的現象,趙家手中掌握的兵馬分布並不集中,北衙禁軍之中有一部分,地方州郡、重要關隘之中也有。

但也因為分布過散,君王和宰相很難找借口裁幹凈趙家兵權。

說來也是好笑,趙家能有這樣難對付的局面,當有趙玉珩的一份功勞,畢竟入宮的前四年,趙三郎根本不信帝王家,為了保全家族,逐步做了很周密妥帖的布局。

而現在,後位空懸。

後宮事務紛亂,人心未定,早就需要一個可以暫時做主的人了。

竹君受寵短短十日,姜青姝下了一道口諭。

——將鳳印交由竹君,讓他暫代君後執掌後宮。

她不怕張黨會因此更加在朝中有話語權,因為她知道,她的命令一下,第一個坐不住的人,是張瑾。

崔令之對於兒子的爭氣很高興,雖然現在只是代掌鳳印,但一旦肚子裏有了好消息,君後之位一定就是崔弈的了。

天子一直不願意立後,是因為她放不下先君後。

她一定是很喜歡崔弈,才會為他破例。

大家都這麽想。

所有人的反應都很精彩。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貴君趙澄氣得在景合宮摔碎了五個價值連城的花瓶,害怕崔弈真的會封後,將來騎在自己頭上。】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神策軍大將軍趙德成難以置信,在家中怒嘆兒子趙澄不爭氣,如果不是他胡鬧,怎麽會為他人做了嫁衣。】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左武侯大將軍趙德元印證了早有的預感,他早就覺得趙澄不適合入宮,而兄長趙德成趁自己出征的時候自作主張送趙澄入宮,一定是出於私心。】

【左武侯大將軍趙德元向父親趙文疏提出,再送一個性情溫柔酷似三郎的人入宮,或許可以阻止崔弈封後。】

【聽聞弟弟趙德元想放棄趙澄,神策軍大將軍趙德成還想再爭取,奈何父親上柱國趙文疏也認為趙澄難成大器。】

【貴君趙澄聽親信說了家族有意放棄自己,還想再送一個人入宮,感到難以置信。】

以上,是趙家的。

還算精彩吧?

除此之外,其他人的反應也很有意思。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宣威將軍霍淩站在君後陵墓外一整天魂不守舍,不知道為什麽心情這麽低落,認為自己僅僅只是不想讓女帝這麽快就忘了君後。】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尚書右仆射宋寬想起自己那個中毒的傻兒子,不明白女帝的想法,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正在忙於公務的尚書右丞裴朔只是笑了笑,想著下次進宮的時候給女帝捎帶什麽好吃的。】

【聽說兒子崔弈代掌鳳印,戶部尚書崔令之狂喜不已,連忙將這個好消息向族人分享。】

【聽聞竹君崔弈代掌鳳印的消息,刑部尚書湯桓連忙為好崔令之打聽禦使大夫宋覃家生子的偏方,還要求是生女兒的,被宋覃發現大罵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