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她定是知道了

寧朝陽完全不擔心李景乾會不答應。

鎮遠軍的分支何其多,他能帶著麾下的人殺出重圍屢立戰功,跟他這人惜才愛才的性子是分不開的。

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堪用的部下,胡山是,六子自然也是。這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他一呼百應屢戰屢勝的關鍵。

所以一離開鳳翎閣,她沒有回府,徑直就去了一個地方。

三日之後,李景乾突然就被召進了宮。

饒是已經有所準備,但真當聖人開口說“孤有一事為難,想讓你替孤分憂”的時候,李景乾還是震驚了一下。

她怎麽做到的?

座上的聖人看起來憂心忡忡,話裏話外都在後悔不該讓榮王去查淮樂,兩人的關系隨著年歲的增長本就有些淡了,他偏還火上澆油讓弟弟查姐姐,導致兩人愈加不和。

李景乾很想說,那二位一直都不和,跟年歲的關系應該不大。

但聖人沒給他這個機會,聖人徑直就道:“撫恤糧一事本也與鎮遠軍有關,你便接了去,替孤好好查查清楚。”

李景乾遲疑了一下,面露為難。

聖人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擺手道:“榮王那邊孤會去說,孤也會給你安排好人手,你不用擔心。若淮樂無罪,孤自會補償她,可若她真貪贓枉法罔顧英魂,那也怪不到你頭上。”

猶豫又嘆息,李景乾被逼無奈地點了頭。

他一出宮就去了榮王府,情真意切地表達了一番自己的不得已,以及希望榮王指條明路。

榮王本是有些不滿的,一看他這態度,連連嘆氣就道:“怎能怪小舅舅,此事是本王自己無能,給了皇姐賣苦的機會。”

說著,就將來龍去脈都告訴了他ᴶˢᴳᴮᴮ。

李景乾越聽越覺得不對。

前因後果是很自然很順理成章的,但怎麽就能發生得那麽碰巧,外頭淮樂剛與榮王因審問之事鬧翻,宮裏就恰好唱了一折子禍起蕭墻。

聖人愛梨園戲,最易被其打動,劉公公還好死不死的就在那時說起兩位殿下感情甚好,幼時還在一起放風箏捉小魚。

不管是梨園戲子還是近侍劉公公,分明都該是寧朝陽控制不了的人,可一時間,怎麽所有人和事都恰好如她所願。

李景乾從不相信運氣,他聽著榮王那句“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覺得寧朝陽心機深沉,人脈極廣,遠超他先前所知所見。

這樣的她,和先前別院裏那個爬墻救貓的她,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

正想著,陸安就道:“主子,六子到將軍府了。”

李景乾回神,拜別榮王就往回走。

六子身上傷痕累累,但好在人還活著,一看見他就給他磕了三個響頭:“這是將軍第二次救小的性命。”

李景乾把他拉了起來,微微抿唇:“這次不算,若不是我,你也未必會落到這個境地。”

六子搖頭:“不關將軍的事,是小的自己粗心,不過將軍放心,所有關於將軍的事,小的半個字也沒說。”

李景乾點頭,想了想,突然問:“寧朝陽有沒有在你面前提起過江亦川?”

“沒有。”六子搖頭。

沒有?

李景乾有些意外:“她都發現了你的不對,難道還沒發現江亦川的身份是假的?”

“小的不知,但寧大人確實沒有再問過,哪怕小的入獄,她都只問公事,半句沒提別的。”

不對啊。李景乾想,以她的聰慧和敏銳,沒道理放著這麽大的疑點都不問。

除非——

她已經知道了江亦川是誰,所以沒有再問的必要?

李景乾眼眸一亮,整個人頓時舒坦起來。

寧朝陽果然沒有眼瞎,她知道他是誰,只是心裏有愧,不敢面對如今的他。每每相見,她肯定都萬分煎熬,所以才擺出那副素不相識的態度。

面上有多冷漠,心裏就該有多慌張。

一想到她會在暗處追悔莫及抱頭痛哭,李景乾這幾日心裏的憋悶就瞬間消散開去。

他愉悅地鼓了鼓掌,並且當即起身問陸安:“寧大人何在?”

寧朝陽正哼著曲兒坐在仙人頂的四樓上。

比起華年最愛去的倌館,此處的郎君倒是更有趣些,倒酒的郎君溫柔,撫琴的郎君俏麗,遠處那個吟詩作畫的,更是別有一番才情。

秦長舒坐在旁邊笑她:“你不是說了三年不納少君?”

寧朝陽就著小郎君的手就抿了口酒,而後擡眼答:“是不納少君,可沒說不納側室,更沒說不養外室。”

她現在依舊是上京貴門聯姻的香餑餑,雖沒了寧肅遠的逼迫,但也難免被人惦記,與其天天為婚事煩憂,不如立個死人在前頭擋著。

“你這人,倒是什麽也不往心裏去。”秦長舒搖頭,“剛開始看你那架勢,我還當你是動了真格。”

“哪能呢。”寧朝陽不甚在意,“逢場作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