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最好看的小郎君

不管照理說還是不照理說,她都沒有任何該被牽連的道理,運河不是她在負責,況且那些人也不是因為運河修築的問題而喪命的。

無妄之災,池魚之殃,倒了大黴了!

但她還不能有絲毫不滿,因為陛下不喜歡當堂求情的做派,越掙紮後果只會越嚴重。

想起自己的海棠朝服又變回了桃花朝服,想起自己的俸祿和權勢都被削減,再想起青雲台那群隔岸觀火落井下石的人,她恨得整排牙都癢癢。

江亦川溫聲糾正她:“定北侯不屬於青雲台。”

“那你們也是一夥的。”

定北侯與中宮榮辱與共,中宮與榮王榮辱與共,打斷骨頭都連在一起的血脈,是劃清不了界限的。

念及此,寧朝陽伸手撥了一下他的琴弦,然後問:“若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替工部侍郎求情之時,會也替我說兩句話嗎?”

“不會。”他斬釘截鐵地道。

感情是感情,公事是公事,站在定北侯的立場上,讓陛下看見閘口的水位問題已是公正之舉,再替她求情就未免有些過了。

真是清醒萬分。

寧朝陽咬著牙給他鼓了鼓掌。

人家都這麽坦蕩分明,她要是還糾結於他的身份,那就顯得矯情了。

“繼續彈吧。”她把琴往他面前推了推。

江亦川溫聲問:“大人還喜歡聽什麽曲子?”

微微一笑,朝陽一字一句地道:“風、塵、吟。”

許管家在門外,本是打算進來添茶水的,一聽這三個字立馬老臉一紅,扭頭就走。

但江亦川竟還一臉茫然:“這名字,曲譜上怎的沒有?”

寧朝陽提了筆來,三指撚著不甚正經地與他寫:“邸深人靜快春宵,心絮紛紛骨盡消。花葉曾將花蕊破,柳垂復把柳枝搖。金槍鏖戰三千陣,銀燭光臨七八嬌。不礙兩身肌骨阻,更祛一卷去雲橋。”

寫完還道:“不會沒關系,慢慢學,大人我可以等。”

“……”江亦川怔了怔。

寧朝陽以為他終於要惱了,結果這人低頭思忖一陣之後,竟還是道:“好。”

她手裏的筆都差點沒捏穩。

安靜而敞亮的房間裏驀地就漂浮了幾分燥熱,盈盈燈火之下,江亦川的眉眼顯得格外祥和。他望著她,似千山萬水穿拂而來的歸燕,疲憊收翅,只想安然入她之懷。

斷裂的心弦有那麽一瞬又動了動。

她忍不住想,這人會不會沒有別的目的,就只是想與她在一起?

燈火燃盡,第二日的朝堂之上。

工部尚書一職空缺,鳳翎閣剛舉薦了青州的刺史,青雲台就力薦出兵部的侍郎,眼看寧朝陽舌戰群雄即將勝出,定北侯卻站出來說了一句:“工部所轄之事繁雜,若讓人從外頭來重新學,未免誤事。”

“臣舉原工部侍郎龐佑。”

聖人一聽,竟覺得有理:“龐佑行事穩重,倒是可行。”

寧朝陽登時皺眉:“原運河之事便就是工部之責,龐侍郎雖無主責,卻也牽扯其中。眼下若是不罰反擢,恐怕會招人非議。”

“就是因為龐侍郎也牽扯其中,所以才該讓他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在侍郎之位上如何就不能?”

定北侯轉頭看向上位:“臣察龐佑此人,耐心細致、入鐵主薄、丙吉問牛,是能臣忠臣。”

寧朝陽也看向上位:“朝有綱紀,上行下效,若因侯爺舉薦就妄擢有罪之人,臣以為不妥。不如提青州刺史為尚書,以龐侍郎為佐,如此,便是兩全其美。”

話說到這裏,按照先前的經驗,聖人多半會采納她的諫言。

但是,李景乾突然就道:“青州刺史盧英屢次撰文犯上,其治或許明,但其心未必忠。”

此話一出,寧朝陽閉了閉眼。

盧英此人頗有才幹,就是身上有股子狂妄勁兒,他初遷青州就寫下了二十多篇借古諷今之作,還詰問上天何時能降明珠如雨。

在保舉他之前,她就特意派人去收繳盧英的文稿,還打點內外,封人口舌,就是為了將他那點毛病給蓋住,畢竟除了口無遮攔之外,他實是能幹事的。

然而,李景乾竟還是將此事挖了出來。

勝負已定。

朝堂的大門從兩邊拉開,官員們魚貫而出。

常光走在路上,伸著脖子就叫囂:“寧大人也有吃癟的時候?”

寧朝陽冷眼回眸:“自是比不過常大人,無論是降職還是吃癟,都總是快在下一步。”

“你!”常光惱怒,看了旁邊的人一眼,卻又馬上平靜了下來,“我現在不怕你了,你說的話在聖人那兒不管用嘍。”

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寧朝陽看見了李景乾。

他被一群人擁著,身如玉山,巍巍佇佇,察覺到她的目光,他面無表情的擡頭,眼神漠然,情態冷淡。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