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五軍營之變

北京城內外,三大營各有衙署和校場。北郊大校場,如今神機營的官兵在那裏操練。

南面,宣武門外原先的“小校場”現在也擴大了一些,三千營的將卒在那裏操練。

而崇文門外新開辟的這一片地方,則是五軍營的駐地。

現在,名曰五萬眾,實則更多。

三大營舊制,神機營是火器部隊,三千營是騎兵精銳,五軍營則是步戰主力。

五軍營的實際人數,是占了京營近半的。

像是三千營,最初便只是三千精銳騎兵。現在人數再如何擴充,也無法很快組建起過萬的騎兵部隊。

目前實力最強的自然是神機營,不僅編制遠超前朝,更是最早重設。

五軍營的人數多,那是因為之前再怎麽裁撤冒濫,終歸還是有大量的恩蔭寄祿。

此刻的十五萬京營,實打實來算真正兵員數量,也許只是勉強過十萬。

原先京營中剩余的遺留歷史,基本上全都放到了五軍營裏,正因如此,現在似乎勛戚們更多地是團結在張偉身邊,而非武定侯——他神機營裏真的都是原先苦哈哈的軍兵。

張永和王佐就這麽帶著十二個錦衣校尉進了五軍營的提督大帳。

張偉盯著張永,站了起來對他行禮:“督公,本督正在召集諸將議事,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張永現在是京營提督太監。非戰時,他就是代表皇帝監督京營武將的。

看了看五軍營之下各軍坐營將軍,每個將軍之下還有馬、步隊把總,再加上些參將、副將。

這麽多人看著張永、王佐,表情明顯是比較緊張的。

張永點了點頭,也不多話:“惠安伯張偉聽旨!”

剛才,張偉還在那裏說張永來了之後必有口諭,現在就見張永還真的掏出一份明黃聖旨出來。

有聖旨在,張偉卻愣了一下,然後問道:“獨本督聽旨?”

張永笑了笑:“這旨意,惠安伯還是一個人聽的好。”

張偉沒回答。

帳內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不少,張偉看著張永。

聽說他去陜西時,是直接一刀把甘州總兵官殺了,然後傳首九邊。現在以聖旨名義先支走其他人,難道他竟膽大至此,不怕五軍營嘩變嗎?

“……既然沒有命令,那本督就這樣聽旨。本督治軍,以誠待將士!”張偉咬了咬牙,就這麽到了大帳中央面北單膝跪地,“末將聽旨,叩問聖安?”

“聖躬安。”張永平淡地說著,看了他一眼之後展開了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經查,李翔遺孀實出於惠安伯張偉外室,著令張永問話。張偉,朕望你如實答來,以釋朕疑。”

念完之後又把聖旨翻了過來,讓張偉看清了旨意上的寶印,以證實這是一道真的聖旨。

張偉看完之後,只能先看了張永一眼,然後伸手接過了旨意:“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惠安伯請起,現在臣代陛下問話。”

張永和他面對面,等張偉站好之後就開口:“朕問你,李翔遺孀鄭氏,是不是你張偉的親生女兒。”

張偉沉默片刻,朗聲回答:“是!”

張永又看著他的眼睛,繼續問:“朕再問你,李翔自絕於登聞鼓下,你之前知不知他要屍劾楊閣老?”

目光對視著,張偉看不出來張永在想什麽。

不過略微停頓之後,他還是回答了一句:“知道!”

這話一說出口,帳內五軍營的其他部將臉色都更加不安。

“朕第三個問題,正月望日大朝會前,當天值夜之禁衛將士玩忽職守、未曾發現阻止李翔,你有沒有給他們打過招呼?”

“沒有!”

張永也不以為意,問出了下一個問題:“李翔既然是你女婿,你既然知道他要屍劾楊閣老,為什麽沒有看在女兒的份上勸阻他?”

張偉沒有開口,張永也就等著。

做父親的,為什麽事先知道這件事,還忍心讓女兒守寡、忍心讓外孫沒了親爹?

“惠安伯?”張永催促了一下。

張偉凝視著他:“臣若如實回答,不知陛下可能聽到?”

張永眯了眯眼睛:“臣是代陛下來問詢的,自會如實回稟。”

張偉再沉默了片刻,斷然說道:“此中情由,除非臣得以面聖,否則不能答!前面數問,臣概無隱瞞,已證臣坦蕩之心!”

“惠安伯信不過咱家?”張永笑著看了看王佐,“北鎮撫使也在,惠安伯在擔心什麽?”

王佐看著張偉,彰武伯楊質等人也都緊張地看著張永他們。

前面那些問題,毫無疑問都想讓張偉自承是幕後主使。張偉是不可能承認他還能說動當值禁衛的,那是犯大忌的事。可是承認了事先知道李翔要屍劾的事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