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兩套規矩就只比拳頭

“朱載墌?”

坤寧宮中,孫茗憐愛地看著旁邊已經睡熟的孩子。

“築土為基曰墌。”朱厚熜也在看著剛出生的幼兒,“我們父子倆,恐怕要一直為大明再築新根基。”

“……陛下。”孫茗從被子裏伸出手來,緩緩蓋到他手背上,“聽說今天有大事,你還一直守在這……”

她既關心外面的大事,又不能去關心,因而只能告訴他自己很感動,提醒他去忙。

看……孩子的名字都想的是大明。

朱厚熜笑了笑:“與這孩子相比,那算什麽大事?”

孫茗疲憊地笑了笑。

朱厚熜撫了撫她的臉:“你父親雖沒趕回來,但我已經遣人快馬趕去報喜了,你家裏應該也已經知道了。”

京城之中,黃錦安排的人確實已經去往孫家和其余參策那裏報喜了。

皇後誕下嫡子,嬰兒健壯,這是足堪安定人心的大事。

入夜之後,京城大多數的人家其實還不知道城外發生了什麽變故。

只有一些敏感的人才發現許多往日裏來往宮內宮外和各衙之間的人,有一些是神情凝重的。

崔元收到喜訊之後,還知道了這嫡子的名字。

“載墌?”已經升格為永康大長公主的她問丈夫。

崔元給了解釋之後才有些古怪地評判了一句:“陛下心中究竟有如何大志,甚至覺得他這一生都做不完,子輩也仍舊只能算是打地基?”

“我身為姑祖母,你說我明天進獻什麽賀禮才合適?”

永康大長公主跟他思考的問題不在一條線上。

“賀禮啊?”崔元輕嘆一聲,“你倒不如明日去拜見太後,為咱們女兒請教一下生子秘法。嫁與安昌伯五年了,他又沒有側室。至於賀禮,如舊例就行。”

“……怎麽說起這個?”永康大長公主聞言有些憂愁。

自己給他生了個兒子,取了劉龍女兒之後還沒留下子嗣就早卒。

另外一個女兒,則嫁給了英宗皇帝錢皇後的母家安昌伯錢惟圻,現在也沒生下孩子。

永康大長公主有點幽怨地看著崔元:是不是見到皇帝連生兩個兒子,他這個參策現在也憂愁子嗣問題了?

兩個人繼續沒想在一條線上,崔元一本正經地回答:“今夜之後,勛戚之中會有劇變!我既是京山候,算做勛臣,又尚了你,是國戚,還有參策身份。自明日起,我要在勛戚之間穿針引線,讓許多人感陛下之恩了。”

永康大長公主呆呆地看著他。

崔元還在思考:“平江伯陳熊無子,此前應我之情,遣其從子陳圭去了神機營。現在孩子已經虛歲十六,也該商議婚配之事了。鹹寧侯有個妹妹,十五未嫁……”

永康大長公主就聽他絮絮叨叨地提起好幾個勛臣國戚,基本都是沒有子嗣的。

她這才知道,崔元讓她去向蔣太後請教生子秘法不是為他自己。

然後崔元把話題又繞了回來,頓了頓之後對她鄭重說道:“我也不能不為將來計了。皇嫡子取名載墌,可見陛下宏圖大志。勛戚將來如何拱衛陛下及太子,我現在是退不下來的。有許多開罪人的事,會需要我去做。你這多年來再未受孕,我們還得試一試。若不行,我得再要一個側室!”

駙馬都尉不是沒有妾的,但這件事勢必需要皇帝許可、公主點頭。

永康大長公主看著她,心裏一陣小委屈。

崔元苦笑道:“你我這大婚已二十余年,我如何,你是清楚的。受封京山候、參預國事也已經兩年多了,我何曾胡作非為?如今情勢,容不得我再拘泥了。我最好是一兩年內再生下一子,將來能和太子一起聽陛下教誨。陛下之學問,絕不止如今實踐學、辯證法那麽簡單!大明將來必定全然一新,我如今如何顯貴,將來就如何兇險!”

永康大長公主想了想自己的年齡,只能癟了癟嘴說道:“那你還是去尋個妾室吧。”

最近二十來年都沒再受孕了,她哪還能指望自己?

她是皇帝姑母,就算妾室所生女兒也不可能將來入宮作為太子妃。崔元只能從兒子身上想辦法,好讓他現在會做的一些得罪勛戚的事將來不會被別人找麻煩,還有個兒子能護著崔家,護著他姐姐……

其他參策概莫如是。

崔元不到五十,在參策之中算年輕的了。

其他老家夥,自己是不敢跟孫交比的。但出於對將來的擔憂,這一晚都紛紛開始考慮起孫子輩甚至曾孫輩的事。

皇嫡子已降生,還有一個皇長子。十多年後,皇子們必定陸續開始成婚。

在皇帝已經對將來表露出堅決的改變意願之後,最聰明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跟皇室綁定。

【……如今想來,陛下再開皇後選自重臣之家並非只為了眼下,還是考慮將來。用修,你在廣州也許想著此節。之前莽撞,為父若去了,楊家只能先靠你護持,萬幸因廣州之事,陛下甚是誇獎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