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要開始動手了

辯議祀孔之典,只是朝堂的大事之一。

就在張孚敬於朝堂這場大辯論中大顯學問口才之際,張孚敬的新官職和他那道《議孔子祀典疏》也在數日之間傳到了離京城不遠的山東。

曲阜衍聖公府內,孔聞韶展信看到一半就驚怒不已地站起來:“豈有此理!欺師滅祖!昏……”

“宗公!”

孔家人趕緊打斷了他的後半句話。

孔聞韶雙手發抖,咬牙切齒地繼續看寄信人在信中所謄抄的那道疏是怎麽說的。

毀塑像!降祭祀儀制!去孔子王號!

哪一樣是孔家能接受的?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堂堂衍聖公卻並不能像黎貫、王汝梅等人一樣能夠說出點什麽辯駁的話,只是在那裏驚怒交加,又惶懼難言。

孟春等人都已經被緝拿了,孔聞韶這段時間雖然是擔憂的,但以孔家威望,他倒並不認為自己真會受到多大的懲處。

無非像孔聞昉說的那樣,忍一忍罷了。

天子若對孔家不敬,天下讀書人心裏終究會有想法。

可是如今,圖窮匕見。

之前沒設總督的山東,原來只是在等那個張殺頭張孚敬!

以禮部尚書銜總督山東,沖著什麽來的還不明確?

他要來殺誰?

孔聞韶臉色漸漸蒼白,嘶聲吩咐著:“快去請縣尊過府一敘!”

說罷就往前衙而去。

衍聖公前衙後宅,如今一共三路、七進,共有廳、堂、樓、軒等三百九十余間。

孔聞韶行走在內宅中,前面隔開前衙與後宅的那道門前是一面影壁。其上繪著一頭神獸,猛一看好像是麒麟。但仔細一看,卻是一只頭如龍、嘴如獅、蹄若馬,身若麒麟的怪物。它的周圍散落著神話中八仙的寶物,左上角一輪紅日,好像要吞日的樣子。

孔聞韶繞過影壁時,跟隨在他身後的仆差便齊聲喊道:“公爺過貪了!”

聽到這聲音,孔聞韶充耳不聞,只想著自己的心事。

那影壁上繪的是一頭犭貪,傳說中,這是一只生性饕餮的怪獸,一生貪得無厭。

它只吃金銀財寶,看到寶貝就想占為己用,甚至占有了“八仙過海”中的八位神仙的寶貝,可謂是應有盡有。但它並不滿足,當看到旭日東升之時,想要把太陽吞入腹中,結果還沒吃到太陽,就被太陽烤熟掉落海中而亡。

衍聖公府之內為什麽會有這一副影壁?那還是因為孔聞韶的父親孔弘緒。

當年孔弘緒奸淫樂婦四十余人,勒殺無辜四人,法當斬。

最後,他卻憑著衍聖公的身份逃得一命,僅僅是削爵為民而已。衍聖公的爵位,由孔弘緒的弟弟孔弘泰襲替。

孔弘泰當時還被迫先去北京國子監“進修”了許久,過了幾年才正式獲封衍聖公。

而後,孔府之內就有了這個影壁,那是孔弘泰在告誡自己和後人,為人不要過貪,切勿欲壑難平,最後落得和怪獸“犭貪”一樣埋葬大海的下場。

每當衍聖公路過這道影壁,下人就要說那句話,意在提醒。

但有意義嗎?

對孔聞韶來說,讓衍聖公府內堅持這麽做,無非在外有更好的名聲。

可現在皇帝竟似乎全然不顧孔家有多大的名聲和影響力。

在前衙正堂一側用來會客的房間裏走來走去很久,孔聞韶想要一起商議的人陸續都來了。

能今日就到的,除了孔聞韶和孔聞昉,還有孔氏族長及三個族老,另外還有顏氏族長。

在曲阜,還有顏回的後人顏氏聚居。在兗州府鄒縣還有孟氏,孔顏孟三氏在弘治年以前都是合載族史。弘治十八年,《闕裏志》成書,孔氏族史獨立,而顏氏族史《陋巷志》與孟氏族史《三遷志》也先後成書刊刻。

各自獨立出來不是說關系變差了,反而是要以三氏族史的編纂、三家家廟的修築來形成更大的群聚效果。孔子、顏回、孟軻這三人之後,對儒家道統是一致宣揚的。

顏氏和孟氏,自然都以孔氏為首。

在曲阜,還有孔氏家學。雖名為家學,但實則恩榮有加。在這孔氏家學內,如今只收孔、顏、孟三氏子弟,而且都有特許歲貢國子監生的待遇。

在北京,翰林院內還專設正八品的世襲五經博士,這些都由孔、顏、孟、朱熹等歷代先賢的後人擔任。

以衍聖公為首的先賢後人們,都在祖先余蔭之下享受著普通寒門子弟難以擁有的機會和實際利益。

現在這些機會與利益岌岌可危了。

孔聞昉來時,孔聞韶已經在與其他人激烈地討論。

“張孚敬人未至,意已明!此疏與我等息息相關,不可不爭!若不爭,何以言孝?”

孔聞韶說得大義凜然,但當孔聞昉進門後又急切地問:“聞昉,你可知張孚敬要總督山東,還在京城上了《議孔子祀典疏》,要毀各地先祖塑像代以木主,降祭祀儀制,去先祖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