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皇帝最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裏,不缺乏許多有奇思妙想、許多有動手能力的人。

但在絕大多數人困於生計的這個時代,他們不見得能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諸實踐、不見得能有資源和時間精力去動手實踐。

在皇明大學院,朱厚熜也沒預備把這些“準”大匠就作為未來的工學教授、讓他們來教導學生。

皇明大學院,如今仍舊是以學徒制為主要的形式、以研究為主要目的的機構。

用原來西苑裏萬壽宮改建的禮堂,位於皇明大學院的“正中央”。

這現如今的禮堂,既有室內如同大殿一般的會場,在室外同樣有一片開闊的場地。

大匠進修班的人不算多,鄭魁等人有幸進入禮堂內部。

沒有擴音器、沒有話筒,禮堂內部,自然也沒法根據什麽原理去設計什麽布局。

方法很原始:人聲通傳。

就好比殿試之後,從殿內傳到殿外的三聲唱名一般。

但對鄭魁這樣的人來說,在禮堂裏坐下了,都會讓他們感覺匪夷所思。

聽說哪怕是閣老,上朝的時候也都是站著!

可是在這禮堂之內,他們居然每人都有一個座位!

而這個禮堂,還像是台階一般。坐在後面的人,也都能看得到正前方。

現在,正前方的那個台上,等他們都坐好之後,才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道:“眾學子起身,陛下駕到!”

這也是離譜的事情。

聽說不管是朝會還是經筵又或者別的場合,都是皇帝先升座、其余人才開始被通傳陛見。

現在這裏,竟然是等他們都到了,皇帝才出來。

但皇帝畢竟是來了。

真來了。

先是有了一隊禁衛出來,在前方台子的兩側一邊站了數人扼守住了通往台子的道路。

而後,他們看到了身穿龍袍的皇帝在兩個人的陪伴下出現在了那裏。

其中一人,是皇明大學院的院長、知名的江南才子、淑妃之父文徵明。

另一人,他們不認識。

鄭魁下意識地想跪下叩拜,隨後只聽從前往後通傳過來的聲音。

“坐!”

“坐!”

“坐!”

朱厚熜也率先坐了下來。

這皇明大學院因為與他離得很近,許多地方都是他的意見。

比如眼下這非常異於倫理綱常的禮儀。

一切都為了效率。

難道為了威嚴,就要他朱厚熜本人為此額外花上更多的時間,又或者讓別人花上更多的時間提前很久就在外面等候好?

“朕這皇明大學院,進來很難。”

朱厚熜說了話後,都已經習慣了停頓片刻,等候別人將話傳到後面。

這樣一來,自然而然就顯露出鄭重。

但是也就會很慢。

所以朱厚熜揀重點說。

“你們都是匠戶出身,許多人瞧不起你們。”

“但你們能被各地選出來,也說明你們都是個中翹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在這裏,好好學,好好看,好好想。”

“如今,有文狀元,有武狀元。”

“三五十年後,朕盼著你們能真把一行做出狀元之實,世人都嘆服。”

一句句的話傳到後面,一次次的傳聲就仿佛是強調一般。

聽到皇帝把“行行出狀元”這個詞與真正的文狀元、武狀元相提並論,鄭魁只覺得熱血翻湧。

這可是皇帝金口玉言!

皇帝最大!

難道說做工匠,將來也能有那麽大的出息?

“萬物都有至理,明之可近大道。”

“你們許多人也許不知道,朕悟出了一些道理,如今被稱作新學。”

“在朕心目中,這新學先不求成聖,先成才、成能。”

“民間有能工巧匠的說法,你們既然能來這裏,已經可稱之為能人。”

“但還不夠。接下來,是要成才、成聖了。”

是更加令人頭皮發麻的話。

成才倒還好,聖這樣的字眼,匠戶是什麽档次?也敢跟大儒去搶他們都不能得到的名頭?

“朕對你們有三點要求和希望。”

“希望你們都能識文斷句。”

“希望你們能夠讓自身所長更進一步、有所創舉。”

“希望你們將來能著書立說、開館授徒。”

“如果真有這麽一天,不用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皇明大學院是朕的皇莊、朕的內庫供著的,朕可以養你們,蔭蔽你們的子孫。”

“終有一日,皇明大學院的教授、供奉,會和內閣大學士、翰林學士一般,同受世人敬仰。”

“要到那天,要靠你們。”

朱厚熜只是來表態的。

但他的表態,讓鄭魁這樣的人很震撼,讓文徵明也很震撼。

皇帝在這裏表露出來的意思,更加明確了他對於自己悟出的“物理大道”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