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大明三辰旗

從正德十六年設立國策會議開始,最開始是十八張交椅。

現在,這國策會議的常設參政,達到了二十四人。

其分布為:國務殿含總理國務大臣之內共七人,九卿、禦書房首席、六科總給事、稅課總長都算是文臣,共占據了十九席。而都察院協理京營戎政雖是文臣,卻與軍務會議總參謀、五軍都督府都督其一、京營提督、治安總長一起直接代表軍方利益。

但這一次的國策會議,是三年一次的“擴大會議”,列席者要多得多。

不管此刻原先的謹身殿大殿之中擠進來了多少人,格局始終不變——重臣拱衛皇帝。

這用謹身殿改的國策大殿很大,裏面用柱子支撐的空間算是“框架結構”。

現在,禦座居中,面北朝南。而在禦座前方,依舊類似原先的國策會議,三面都圍了桌椅,但每一面都有數排。

重臣們的注意力偶爾會放到在這裏端茶送水做服務的司禮監太監們身上,然後就不免看向皇帝。

五年前的正德十五年年底之時,內臣、幸臣還氣焰滔天。

但現在,內臣對國家大事已經全無置喙余地,重心全放在了廠衛和皇帝主導創辦的那些企業上。

即便國策殿內現在重臣這麽多,即便大明又設了實權宰相,但皇帝仍舊淩駕於一切之上——譬如現在能坐在這裏的每一個人,哪一個不需要皇帝點頭任命?

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國策會議的第一個正式議程,竟是定“國旗”樣式。

沒有誰會覺得這事沒啥可議的:如此重要的會議,每一個舉動都需要細細推敲。

朱厚熜在這大殿之中朗聲道:“正如朕在那信中所言,大明上下俱為一體,此體為國。定下這國旗,將來,此旗既象征我大明,也象征我華夏。朕為天子,也要敬此旗。定下這國旗,卿等今後任事,非只是忠君,也是為國、為我國之民。天下百姓見此旗,更要知道我大明為華夏正統,君臣百姓休戚與共,外敵內憂需分開看待。”

他頓了頓之後,才說道:“叛國,尤甚於謀逆。損國利而謀私,尤甚於盤剝百姓而肥私。大明若為一家,君臣官紳便猶如父母兄長,豈有勾結外敵而害弟妹子女者?”

嚴嵩等人深深地看著朱厚熜,從三大殿改名開始……不,從當初設立國策會議開始,陛下其實一直在一步步強調國的概念。

擔任著浙江總督的他,當然知道皇帝口中的都是哪些事。

這些事,尤其集中於邊鎮、海疆。在內,則是逃避賦稅、貪汙國帑。

只是在以前,天下為天子私有,這些事純看皇帝要不要出於個人統治的利益而去大力整治。現在皇帝卻隱隱有國利大家都有份,害國就是害大家的意思。

叛國尤甚於謀逆,這個罪名可真大得沒邊了。

皇帝這是把國置於天子法統的高度之上……

“此旗乃朕命唐寅所試繪。”朱厚熜讓張佐和黃錦拿來了一面四方紅綢旗。

紅底,黃圖案。

“《春秋左傳》有言:三辰旂旗,昭其明也。三辰日月星,乃堯舜以來華夏最尊貴的標志。周禮有雲:天子服日月而下。如今,朕以這三辰旗為大明國旗,其日象朕,其月象臣,其星如芒,象大明百姓,卿等以為可否?”

旗上,是一圈黃星環繞的左日、右月。

圖案上並無更多細紋,只是都用了天子才能用的明黃色。此刻明黃之月、明黃之星象征臣民,其寓意不僅耐人尋味,這面旗幟就已經頗顯尊貴。

自然沒人在這件事上有什麽意見說“不可”,皇帝這不是引經據典了嗎?

三辰旗是最尊貴的,陛下又說了叛國尤甚謀逆。

如果說有什麽旗幟比龍旗更尊貴,那也只能用這本身就象征天的三辰旗了。

決議很快通過,朱厚熜隨後便下了旨:“敕命織造局隨後織造此旗,我大明諸衙、諸軍、諸學、諸府縣鄉裏,均要高懸此旗。將來有大明三辰旗處,人人均需敬服大明天威!”

……

從弘治十二年因為科舉案入獄被貶開始,唐寅浪蕩江湖二十年,賣文畫為生縱情酒色,既郁郁不得志,又壞了身體。

如果沒有朱厚熜這皇明大學院,他原本的人生軌跡到了嘉靖年間已然窮困潦倒百病纏身,在嘉靖二年就病逝了。

但是他現在做了皇明大學院文藝院的院長,衣食無憂,也很清閑。

那二十年間身體累積的問題,也只不過延緩了一些。

此時,唐寅也已經臥榻在床。

“不許惦記那件事。”文徵明在他臥房裏的床邊坐著安慰他,“陛下既命你試繪那國旗,這國策會議上豈會有波瀾?”

唐寅患得患失,只是喃喃說道:“於禮不合,於禮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