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千金買馬骨

“……這需要幾人來用?”

申仲鳴面不改色:“此樣機,確已證實壓印可行!下一步,徐徐改進而已。”

朱厚熜把目光從這差不多有一層樓高的巨物收回來,心情復雜地看向了申仲鳴。

面前的這一架“印刷機”,足有小房子一般大小,至少是分成上下兩層了。

粗大的木架上,那螺柱比朱厚熜的腿還粗。連接在螺帽上的那根杆子,需要站在上面一層、釘牢在支架的一層板上去推動。

也就是說,下面那個負責印的人,坐在那裏時頭上有個人走來走去。

而下面一層則足有一人多高,方便人進出。

鄭魁站在遠處,忐忑地看著皇帝:陛下的臉色似乎不甚滿意。

“若需使之小巧,則這螺柱螺帽精鑄之法,非得專建新窯,以銅鐵鑄之再精雕細琢。螺柱上旋紋之間要做到細如絲發又牢固耐用,那還要多加試驗,找到最好淬煉之法。”

申仲鳴表達了為什麽現在只能做成這麽大的原因——金屬螺紋現在實在做不到那麽精細。

想要螺紋耐磨,要麽螺紋粗厚,要麽得在金屬配方上下功夫。

現在確實只是驗證原理。

朱厚熜只見他們先演示了一番,上面的人推動連杆時,螺帽轉動,確實壓著與螺帽相連的木柱往下壓,木柱低端釘牢的平板就擠向台面。

“……這螺帽是分開兩半刻好,再箍緊的?”

申仲鳴點了點頭:“螺柱既無法精鑄,這螺帽還需與之同樣細密、陰陽正好相反之模具,自然同樣難。”

朱厚熜親自走到了那小平台上,近距離摸了摸那木刻螺柱。

螺紋之間的間距,幾乎可以塞進小手指。

以如今木匠的手藝,不是不能琢刻出更細的螺紋。但是以木頭的強度,如果長期使用只怕很快就會壞。

當然了,如果只是驗證原理,他們應該是能做得很小的。

所以現在……朱厚熜轉頭看向了申仲鳴:“需要多少銀子去改進?”

故意做得這麽震撼,是好要經費吧?申仲鳴是懂科研項目的。

申仲鳴精神一震:“陛下,臣等琢磨了兩種法子。其一是直接熔鑄成型,其要便在於鐵水、模具、燒制訣竅。其二便是琢刻,若再能制出精鋼刀具,或可於鐵棒之上旋刻出螺紋。王院長那邊已經與臣講解過其中道理了,只需將精鋼刀具定牢,其要在於鐵棒均勻轉動之時又均勻移動。”

朱厚熜感覺他提的後一種理念,有點像是車床啥的。

硬度不同的金屬材料自然已經存在了,不能說他這種思路不可行。

但他怎麽做到均勻?手動均勻?

面對皇帝提出的問題,申仲鳴胸有成竹地說道:“用之前改造那西洋座鐘時的齒輪!以大小齒輪相配,可以試試。”

“……那就都試試吧。”朱厚熜正想問他具體要多少錢,忽然又愣了一下,“且稍等……”

他把目光望向那龐然大物,然後轉頭古怪地看向了申仲鳴。

兩人大眼瞪小眼,而後申仲鳴挺沒形象地忽然拍了拍腿:“臣也想到了!那皇明鐘何等精細,這印刷機何不以齒輪帶動那板子下壓呢!”

大小齒輪相配合,就可以把轉速調整好,帶動杆子以更精細的速度和距離下壓。

“臣等試驗之時,在壓板上再置一層壓板,中間塞以棉絮,足使壓印之力更輕柔。雖如此一來印刷工也許熟悉力道,比之前已經容易練習許多。”申仲鳴後悔不已,“這些時日,盡琢磨這螺紋了。”

朱厚熜鉆到下面一層印台上面看了看,那用來下壓的兩層板之間還真的塞了一層縫得平整的小棉包。

如果齒輪傳動,再有軟硬材料緩沖,旁邊放一個轉齒輪的玩意,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好吧?

“試印一下,朕瞧瞧。”

“鄭魁,伍二七,你們倆過來!”申仲鳴轉身吩咐後,向朱厚熜介紹著兩人,“都是大匠進修班的,一個是原來司禮監經廠的印刷匠,一個是黑窯廠的窯工。”

朱厚熜點了點頭,只見其中一人戰戰兢兢地走到了面前,手裏捧著一個盤子。

“陛……陛下,小人……和同……同學們又……改了改……”

鄭魁說得牙齒打顫,手哆嗦地舉起盤子。

朱厚熜笑著說:“字模盤改了?怎麽改的?你別怕。”

鄭魁抿嘴咬牙,小心地將那套試驗字模放到了印台上。

朱厚熜只見他先取出了上面的蓋子,然後有揭起一層,然後拿起了一個個字模。

“……原來如此,極有創見!”朱厚熜贊了一句,手裏拈起一枚字模。

現在這試作出來的鉛字模,已經大異於原先方方正正的長方體字模了,首尾兩段都有一段細長的部分被削細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