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嘉靖五年終於到了

知識改變命運,這話在金坷垃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金坷垃開始“奉旨”研究他金家肥的奧秘,皇莊那邊的管事太監已經親自登門拜訪,商議供肥事宜,還要他春節過後帶著人和肥一起去一趟皇莊。

另外要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人正有不少陸續入京。

臘月初一從淮安出發,唐樞、龔用卿、王慎中一行人有專船不停歇北送,一路上不知道省了多少歇腳、另找船的麻煩。

天公作美,今年冬不算寒冷,運河的北段還沒開始封凍。

等他們剛剛從通州出發前往北京,天上竟然開始飄下雪花來。

長居福建泉州的王慎中還是第一次見到北方的雪,一時驚異非常地連連掀開馬車上的窗簾子,看外面的景象。

“瑞雪!吉兆!”龔用卿連聲贊嘆,而後囑咐他,“莫要看了,冷。”

窗簾一掀開,冷風就往車廂裏灌。

說罷羨慕地看著唐樞:“惟中在京城裏安頓之處都被劉總河安排好了,我那打前站去的家仆還不知道有沒有找好住處。”

他們在通州歇了一晚,他那家仆卻是連夜出發,趕早去找住處。

唐樞一路上已經被他鬧麻了,此刻正色道:“京城旅邸寺觀何其多?必定已辦妥!”

“只怕不盡然啊。”

龔用卿又拿著昨天在通州買到的最新一期《明報》手抄本,這已經是臘月十五刊行的第四期了。

他感慨地說道:“費相已受印,朝廷多了這麽多三四五品官位,官場上的消息自然更靈通。只怕京城裏現在除了各地趕考舉子,還多了不少跑官之人啊。春節將近,正是拜會之時。”

唐樞不多言語,只是笑了笑。

無論如何,劉天和給他安排的只是一處小宅子,住不下這麽多人。

他現在生怕龔用卿依舊不斷去追問他關於明年會試的可能消息:本就沒什麽消息,都是龔用卿他想多了。

此刻一聽龔用卿提到“跑官”,唐樞知道他仍舊沒有領悟到設了總理國務大臣、明年推行新法置諸省之後的本質變化。

他看待問題,還是之前那一套想法。

毫無疑問,龔用卿叮囑仆人找城內的旅邸,用意不言而喻:那位明報總編輯,只怕要多被他們這些同鄉後進叨擾了。

一路上這二十多天裏,龔用卿除了時不時打擾唐樞,其他的時間倒是都用在寫詩撰文中,準備到了京城就大肆投遞。

反倒是那王慎中,一路之上不見更多準備,只對北地風貌十分好奇。

現在三人擠坐一車,其余人在後面馬車上。

車隊冒著風雪,沿著京城與通州之間的道路往西面走,後來便聽見外面的喧囂。

龔用卿這下自己好奇了,掀起車窗的簾子往外望去,而後便微微張大了嘴:“此處大興土木,卻是為何?”

唐樞也湊過去看了看,凝神想了想之後便說道:“只怕是上一期刊載的那個消息,北京二園之東南郊輕工園吧。”

龔用卿這才想了起來,只不過上一期最重磅的消息是費宏擔任首任總理國務大臣的消息,其他事情並不受龔用卿關注。

但此刻望著外面風雪之中的忙碌場景,龔用卿有些震撼。

“……不意這輕工園竟有這麽多匠人趕工。”

“工部建設局。”唐樞目光凝聚在他們身上,“將來治理黃淮水患,只怕也會見到他們的身影。”

“……這輕工園竟如此廣袤?”王慎中也不免感慨,“這是占了多少良田,不知原先世代居於此的百姓遷至何處了。”

龔用卿不以為意地說道:“既是朝廷大計,百姓自當體諒。況且,這輕工園如此之大,須用多少工役?順天府必有妥善之策,若未處置好,如何便能大興土木?道思過慮了。”

王慎中沒有辯駁,唐樞緩緩看了他一眼。

而後,他才說道:“我昔年足跡遍布四方,京城也來過三回。若沒記錯,此處再往南便是通惠河,原就是一處小市集。布匹茶葉,天下百貨,自通州運至京城,入城前都聚於此,原以各家商行貨倉儲場為主,早便不是良田。”

“……原來如此。”王慎中朝唐樞行了一禮,“唐兄博聞強識,小弟著實佩服。”

“不值一提。”唐樞卻嘖嘖稱奇地看著外面,“讓這些商行讓出地方興建這輕工園,只怕比讓百姓遷走更難,竟如此順利便已動工?”

龔用卿又侃道:“這有何難?河運局一設,南北商人不就齊聚淮安,望河運局賞口飯吃嗎?那十八家企業,有多少是位於京城的?民不與官爭,那些商行若想繼續把生意做下去,豈有不讓之理?”

唐樞越發覺得龔用卿就是個指點江山、不思細節的性子。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能在京城立足的民間商行,哪個沒一些做官的朋友?這裏面,糾結的是不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