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大明掀起的風暴

新格局的乾清宮,現在有幾樣物事很顯眼。

過去,乾清門進來之後就是高於地面的甬道,直通乾清宮前方的雲台,把乾清宮的院子分割為兩部分。

這乾清宮,永樂二十年毀於火災,然後重建。正德九年又毀於火災,然後重建。

朱厚熜住進來時,這乾清宮還是“挺新”的。登基沒多久,燒的只是日精門,當時又重修了一番。

而在之前皇城重新規劃整修時,乾清宮現在又有了新模樣。

正殿兩側,新的兩個配殿有了自己的單獨院墻,並且與乾清宮正殿之間有了隔火墻,形成了自己的獨立小院落。它們分別在乾清宮東西兩側通往中圓殿的甬道中有一個門,院子裏較低的平台上也有一個院門。

兩個配殿,分別被改為後來的昭仁、弘德之名。而用途,東邊的昭仁殿是內档司的,西邊的弘德殿是禦書房的。

從西邊的月華門和東邊的日精門進來,再加上乾清門兩側,三整排廊房都能派上用場了。

它們倒不是乾清宮裏現在顯眼的東西。正殿及兩個配殿上的旗杆型引雷柱和旗幟很明顯,而雲台左右兩側的地面上,禦書房門口是一座鐘亭,內档司門口是一個“氣象站”。

座鐘大家已經不陌生了,但那“氣象站”,上面有個特制的氣溫計,有測量風向、風速的小風車,還有一個測降雨量的容器。

黃錦手底下的太監,還有根據博研院那邊的計劃在這裏每天記錄氣象數據的任務。

在乾清宮正殿門口的雲台上,原先有些瑞獸雕塑和禮器,但現在也多了兩個新的亭子。其中一個,裏面放著一組標準計量工具。另一個,裏面則放置了一架望天鏡。

既然能做出望遠鏡和顯微鏡了,那麽專門觀天象的天文望遠鏡,自然也可以試制一個出來。

譚綸仰視了一下雲台上放置這望天鏡的亭子,而後步入了禦書房所在的院子。

大約是陛下激勵臣子們始終保持求索天理的心吧,所以才把這種新物事作為禮器安置在這裏。

“聽說陛下夜裏也會觀一觀星象。中圓殿藏書樓裏有一卷西洋人的著述譯本,謂以日心說……”

譚綸進入自己新的“辦公室”,就聽其他幾個同僚禦書房行走在閑談。

楊博他們去了乾清宮的西暖閣,這弘德殿就是禦書房伴讀學士和行走們專門的辦公區域了。皇帝接見臣下,又移回了乾清宮裏。

而養心殿那邊則在繼續改。前後院即將隔開,前院將有新的用途:天下大同黨的黨務院。

皇帝重回乾清宮,過去已經充當了近二十年帝國中樞的養心殿則專理黨務,這也引人深思。

譚綸在禦書房裏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他負責對接通政使司,所有要呈遞禦覽的奏疏,他需要先整理分類。

而乾清宮西暖閣中,楊慎、夏言、嚴嵩都在,為的是三份奏疏。

“滿速兒何時有這種能耐了?”朱厚熜發出了疑問。

三份奏疏,一份是青甘邊區呈奏來的,一份是朝鮮宣交使館呈報回來的,一份則是嚴世蕃的匯報。

現在,朱厚熜先關心的是西邊。

夏言很是鄭重:“事情假不了。如今,西寧邊市那邊的商人都止步了。從西邊,不斷有持了堪合的大明及外藩商人躲進來。吐魯番與那葉爾羌正自激戰,但從探報來看,竟似勢如破竹。聽聞,還有那帖木兒後人、印度莫臥兒助其夾擊葉爾羌。”

朱厚熜奇怪的是另一點:“俺答不是每年都會去那邊嗎?從時間上來看,他應該也正在那邊,還沒回到漠北。俺答竟坐視滿速兒做這漁翁?”

“陛下,以吐魯番國力,縱有外援,斷難以勢如破竹攻下葉爾羌。”夏言說著他的判斷,“滿速兒舉的旗號,是復察合台汗國故土、正察合台大汗之名。明知俺答虎視眈眈,還要喊這樣的話,俺答那可是已經占了些昔日察合台汗國疆土!這事,錯非俺答鼎力相助,滿速兒沒這麽大的膽子!”

楊慎的頭發又白了些:“公瑾之意,俺答許了滿速兒好處,如今結為盟友了?”

夏言點頭:“俺答志向不小!昔年蒙元分封之四大汗國,不就有察合台嗎?陛下,這是俺答合圍大明陸疆之策!河套、宣寧那邊的蒙民也說了,如今草原上的韃子開始改信吐蕃佛法。這莫臥兒、察合台、俺答汗庭之盟一成,雲南、四川、青甘、河套、宣寧,都有邊患!”

嚴嵩也說道:“若滿速兒及吐蕃都助了大明敵賊,諸地邊市還開嗎?還予那些外藩商人堪合嗎?陸上邊貿若損了這麽多,恐怕國內商人也群情洶洶。若坐看其成,仍舊如現在一般邊貿不斷,恐怕長遠來看就是資敵了。”

朱厚熜靜靜思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