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日本最前線?

明軍在台灣的行動,在將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此刻,最先引起的反應是落敗而逃的第一批匪首先漂泊到了琉球,然後又到了日本的薩摩。

日本九州西南方薩摩國,自古便居住著以兇悍著稱的隼人族。

這麽多年來,被譽為文武雙全名將的薩摩守護島津貴久眼裏只有一件事:徹底擊破國內其他島津分家,平定薩摩!

島津家不僅是薩摩守護,也身兼大隅、日向兩國守護。但如今,空有三國守護之職,卻因為分家不滿他這個宗家養子繼承了家督之位,導致島津家不能憑借三國守護制霸九州!

從第十二代島津家督開始,連續兩代家督早逝。島津貴久本身也是分家之後,但繼任十四代家督的島津勝久還太年輕,就把宗家托付給了島津貴久的父親所在的分家伊作家。

島津貴久就這麽從一個分家之子成為了宗家養子,並於十四歲就繼任家督。

原本就有三國地盤的島津家由於連續三代家督的早逝或虛弱,分家甚至一些家臣紛紛自立門戶,地方豪強國人眾更是很多。

到了島津貴久繼任家督,矛盾更是總爆發:都是分家出身的,憑什麽聽你的?

況且其中的內情也很多:島津勝久本已退位隱居,在北薩摩的分家當主島津實久連克兩城之後,島津勝久又冒了出來表示希望復任守護,顯得當初收島津貴久為養子、托付宗家是被迫的。

年紀還輕的島津貴久一開始自然是步步敗退。雖然堅決不肯交換守護職位給他的“義父”,但只能逃出位於鹿兒島的國府清水城。

在他虛歲二十那年,屬於島津貴久的反攻開始了。八年前初陣擊敗了島津實久在日置郡的一支軍隊,五年前奪回伊集院城,四年前攻陷鹿兒島。三年前開始花了一年多時間,南薩摩這邊島津實久一方的最大據點加世田城被擊敗。

眼下除了還仍舊在少許地方盤踞的實久一方殘軍,薩摩國已經接近一統。

現在,這個願望初步實現了。

年僅二十八、雄心勃勃的島津貴久正在謀劃攻略大隅、日向,完成下一步恢復三國守護之實的目標。

“貴久大人,現在不是攻略大隅的良機!”家臣開始了勸告,“徹底掃滅實久軍,重建本城禦館,增強實力才是當務之急!況且,忠良大人當年從海外購得的鐵炮,這些年耗損太大。這幾年所向披靡,那鐵炮功不可沒。但現在,彈丸、炮管,都需要補充。”

“鐵炮……”島津貴久跪坐於地,雙手撐在膝蓋上,眉頭緊皺,“不管是琉球還是對馬,現在都不見那些異族人的蹤跡。自從十幾年前細川家和大內家在大明鬧出了大事,更不允日本商人去貿易了。而他們,也從來不出賣這些兵器。”

島津貴久之所以能夠在成年後勢如破竹,除了他本身的才幹,也離不開這些火器的幫助。

而這些火器的來源,還要追溯到他們口中的異族人、當年還能在這邊探索活動的葡萄牙人。

日本諸國對火器當然並不陌生,畢竟元軍攻到過日本,明軍擅長火器、當年去大明的倭寇也都見識過。

但是,日本連年戰亂,諸國內憂外患,更沒有制造火器的技術積累和工藝方法。

應仁之亂時,細川家就裝備了一小支火銃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總體而言,各國大名都沒有足夠的財力、遠見和貨源大量裝配火器部隊。

島津家的“鐵炮”軍,其實只是葡萄牙人帶過來的火繩槍。

但畢竟數量極少,仿制也極其難。

說起來其實也是陰差陽錯。原本,西方火槍真正傳入日本,可知的歷史還要在兩年後,經手之人正是汪直。

但是在葡萄牙人被大明從廣東趕走的那段時間,他們面對完全不同的大明,就有一些商人轉而尋覓在馬六甲那邊不少人相傳中的日本。最終,僅有極少數人終於是找到了日本,也僅僅完成了兩三次交易。隨後,大明就重返馬六甲,葡萄牙商人從此往東的終點就停止在了那裏。

而在馬六甲,武器交易被大明禁止。

葡萄牙商人的火槍,現在倒是往巴西那邊賣得更多。

聽家臣這麽說,島津貴久又想起最近傳到這裏的消息:“聽說對馬的宗家,也參與進了中國的亂戰,而且有一支人數達到五十的鐵炮軍,精銳無比!”

人數達到五十的火器兵,在此時日本諸大名麾下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數字了。

以此時日本一般的戰鬥規模,有一小支擊破弱點的精銳奇兵,戰場上的作用已經極大。要知道,現在除了一些牢固的山城,大多數時候都是野戰,或者營寨要塞也只是簡單的木竹工事。

島津貴久如今還剩下的鐵炮兵,已經不足二十人。但過去,他就是憑著當時親生父親給他準備的一支三十人鐵炮軍屢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