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援朝官員

相比起朝鮮,琉球那邊的戰事自然更無懸念。

最可能的變數,反倒是路途中不要遭遇什麽海上風暴。

所幸像是國運正昌隆,東洋海師的艦隊順利到達。

毛龍吟在船頭甲板上無力跪倒,失聲痛哭。

從禦書房被任職到軍務會議、擔任隨軍參謀的胡宗憲望著不遠處的那霸港、首裏城一帶,心頭沉重,眉頭緊鎖。

在他身後,牽著弟弟和妹妹手的琉球祝女原先是被稱作阿應利屋惠按司加那志,號德大。

她的妹妹桂月也幸存了下來,如今看著那裏的斷壁殘垣不禁啼哭:“父王和哥哥弟弟們……”

“倭賊喪心病狂!”胡宗憲轉身扶起毛龍吟,又對德大祝女和台東公尚元行了行禮,“八重山島、宮古島那邊都頻遭搶掠,更不提這裏了。當此之時毋庸諱言,倭賊是知道了大明將有征討之意,這才先行滅殺人力,毀港壞路,擄掠資財。如今琉球遭此大難,實同國滅。台東公、德大祝女請放心,大明必擒殺罪酋倭賊,以慰琉球上下英靈。”

德大祝女雙手冰涼,眼下已經只剩痛恨和無力。

她是帶著妹妹躲去了最西南面的八重山諸島。在琉球,流放刑罰最重的就是流放到八重山諸島。那裏離台灣倒是更近,可是距離琉球主島所在的地方除了百余裏的宮古列島,就需要再遠航數百裏才能到達都城所在的主島。

就連最貧弱的八重山和宮古諸島都遭受了倭寇的劫掠,她本來也在想象著逃難過去的人口中的主島上會是怎樣一番模樣。

如今親眼目睹,直如地獄。

不見人煙,只有斷壁殘垣。

原本也算繁華、人丁已有數萬的琉球諸島,現在還剩下多少人?

而這一切,能怨大明要征討倭國嗎?做下這等慘絕人寰惡事的,是倭賊。

胡宗憲心情很沉重:“朝堂諸公也不曾想,祝女血書竟非誇大。本官親眼所見,遍翻史冊也難尋這等獸行!劉顯,先尋個避風港灣,暫且下錨停泊,以小舟載人上岸,把港口搶修一下吧。徐將軍,島上要先搜尋一遍,就勞煩毛將軍和德大祝女帶人引路了,或還有幸免於難之人躲藏了起來。除警惕東北面已經退走的倭賊,這琉球島……現在人丁稀少,先要分一些船去八重山、宮古那邊,遷些人丁過來……”

剛考上了武進士的劉顯被安排到了這東洋水師來,如今他先領了命。

胡宗憲要做的事,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幫忙參謀。

但現在要參謀的不是怎麽先趕走琉球的倭賊,而是要怎麽收拾他們丟下來的爛攤子、為下一步征討倭國做準備。

眼前的情形,他得盡快奏報回北京。

倭賊竟是將琉球最繁華的主島就此毀掉了:能燒的,都放火燒過一遍;不能搗毀的石頭屋舍,裏面有價值的財貨都被帶走了;而島上人丁,看來血書裏寫的“青壯少女被擄走、老弱盡皆被屠”不是虛言。

這樣一個缺乏人力、物資的琉球島,如果沒有大力氣和外來資源注入,怎麽作為大明軍隊進一步遠征至倭國的跳板?

直接滅殺人口,將是東洋海師從琉球這個方向揮師倭國要面臨的最大困難。

“琉球諸島尚且如此,奄美諸島那邊……”毛龍吟對自己家人的幸存再無僥幸之心,放聲痛哭,“琉球十五萬余人丁,只怕十余二三罷了!來得太晚了,太晚了啊……”

胡宗憲聽著海浪聲和他的痛哭聲捏了捏拳,沉默了一會才說道:“此仇,大明必為琉球報之!琉球幸存子民,大難不死,大明也定將撫以後福!本官這就奏明陛下,自浙江、福建、台灣就近轉運糧食和其他必需貨物來琉球。諸位,還請節哀為上,先重建港口!”

他們都到了這裏,時間已經是六月。

消息再呈回北京,命令下達之後、船隊真正來到這裏,只怕又將有數月。

而從二月底遼東軍先行跨過鴨綠江自北向南而攻,三月底時北洋海師及嚴世蕃所率領的海上長城公司、海運局護航艦隊,也分別從濟州島和對馬島的兩個方向在朝鮮西南面、東南面先封鎖打擊沿海。

因為文定王後和尹元衡實同政變,數月之間李懌和王世子相繼身死,人心不穩的朝鮮又如何面對大明海陸大軍?

其中還有李山希、難民這樣的帶路黨。

現在,宋良臣的將旗和大明三辰旗已經插到了京畿道的開城。

這開城,曾做了高麗王朝近五百年的都城。而朝鮮王朝建立後,則遷都高麗王朝時的“南京”,名字也由當時的漢陽被改為漢城。

開城與漢城同屬京畿道,相去已只有數十裏。哪怕道路彎曲,也已經直逼心臟。

開城的大明宮,原是高麗王朝的行宮,也曾作為外國使節的住宿地。後來,又改稱成均館,是國子監培育人才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