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溫和派的“同志”

萬倫大陸上,在帝國北邊,有一座二十萬人口的小型工業城市,米爾蘇。現在迎來了一批新市首。靈格爾,他一直是革命黨中人,但是沒有被帝國發現。當然了,隨著現在風起雲湧的大革命狀態,他是處於被革命黨人冷落的狀態。

當代帝國革命黨,普遍的主流都是年輕的,眼界開闊的貴族領導。

旁白:中小貴族,也是貴族,比恩馬這種出身泥腿子的,隔著不可逾越的社會鴻溝。

他們尋求“大志向”。帝國對他們態度是受困於監獄,認清現實。

當然現在對外戰事失利,內部經濟崩潰的帝國反過來被現實教訓了。

此時農鄉中恩馬對此評價:此時城市派革命黨追逐大志向,卻並沒有讓這個大志向,能夠容納太多同志。所以他們此時風生水起的時候,不知不覺讓原先跟隨他們的同志被冷落了。

近古時代東方早期新民zhu革命,所謂“讓守舊派篡奪成功果實”的原因。是走上層路線的革命,就如同魚兒離開水,大樹根系離開了土。

天空帝國現在核心問題:就是控制“方向盤”的那群人一直是待在“駕駛室”內,屁股生了根,距離“車軸”“輪胎”“油箱”太遠了。

這些“駕駛員”無法認識到,一個現代工業體上上下下治理環節之復雜。

故,沒有意識和決心全方位掌握這一切,還寄托於,舊機體的細胞能“枯木逢春”。

就在這個背景下,恩馬找到了北方那個次級工業城中的城市代表~靈格爾。

這是農青會和帝國革命黨進行了第一次合作。

在現在的帝國各大城市普遍出現工業破產的情況下。農青會進行了抄底作業,通過支持靈格爾這位革命黨人,入主了邊緣城市政壇,同時進行了大規模收購,拿下了這個城市工業煉爐。

此時農青會已經有一定初始資本。

北方地區所有容克模式的農場主們,在經過一次“分地”“農鄉普選”“插入幹部小組”後,可以說是以最小的代價,將該區域金銀等“硬通貨資本”整合起來。

在分完地後,所有農場主的話事人換了一波,已經形成了“新派”,這些“新派”和農青會合作,在“水渠”“化肥”“農產品銷售渠道”都占據了大便宜。

而農青會找他們貸款,他們也都農場中藏著的金銀、帝國債券拿出來給了農青會。

而農青會這些的投資,也都是有計劃的。例如現在趁機買下了一個城市煉爐。

衛鏗:在核心資源上,能“買”就不要“搶”。“搶”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混亂,以及法理糾纏,給逆動派們的反撲提供理由

從規模來看,米爾蘇並不算帝國最大工業城,其僅僅具備生產鋼鐵,進行精煉的能力,產品主要是鐵軌。

這裏不出產軍火,甚至連子彈都沒有。現在在戰爭失敗後,更是日常運轉都停下來。

帝國現在亂局中,中樞對很多邊緣城市失控了。

但是憲兵們加強了對生產軍火的工業中心控制,將保皇派的人外派到這些重鎮中征收。

3230年,夏季,在帝國中部區域各個派系鬥爭日趨白熾化時候,北方這個帝國的苦寒區域中,出現了“平穩”卻又“顯著”的變化

伴隨靈格爾在議會選舉拿下了大頭後,農青會也開入了工廠和工廠技術骨幹們交流,將原材料運過來重新開始生產。同時,組建了廠區的糾察隊。

其中一部分糾察隊,開始脫產,進行了軍事訓練。

火炮、機槍的實彈試射,以及重型卡車,履帶車輛在長途行軍中的駕駛、維護作業。

靈格爾代表著“中間派”上台,帝國方面對其是采取爭取態度的,要確保其不倒向“激進派”

當然黨人們也突然記起來“郵差”這個小兄弟,開始懇求讓“郵差”聯系一下北方“匪徒”,讓北方發起起義,為全國起義提供榜樣。

衛鏗:榜你媽個頭

恩馬:本著“手頭有槍心裏不慌”的人間常識。

“合作歸合作,你們有槍,我們也要有槍。萬一哪天,你們不想合作了,你們當中有一些相當果決,沒有絲毫婦人之仁的‘鐵腕者’決定對我們快刀斬亂麻。這時候我們沒有槍,就會被你們‘清’的幹幹凈凈,但一旦我們有槍,那就可以和你們扳手腕。”

近古時代,東方決策預案的經驗,任何合作在預備和“盟友”暢享“成功”的時候。也要考慮“曾經盟友”在“利盡”後對你背刺。

政治是不會講“情誼”的。

……

在打掃幹凈的市政大廳中,當靈格爾接待完了當地家族代表後,恩馬也進行了拜訪。是以“領主”(農青會領導者)這個身份和他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