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緣聚桂花樹下

2827年4月,月球表面,如同孔雀開屏一樣的挖泥機械正在勞作。

月球表面沒有大氣,水是寶貴的資源,無法用水冷,所以學習早期登陸的哺乳類,展開背旗的方式散熱。一個個金屬片展開,陡然擴大了散熱表面積。

這些挖掘機正在開挖一條大溝壑槽。

這個大溝槽,將鋪設金屬化隔層,這些建材現在堆在溝槽工地旁邊,在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溝槽分了很多隔斷。在建成後,將為人類提供氧氣環境。

月球月壤裏有化合物,其中有著大量氧元素,例如氧化矽,矽酸鈣。

現在隨著衛鏗的中央核聚變的發電量越來越大,冶煉過程中,電離產生的氧氣副產物也越來越多。直接將氧氣排放出去,顯然是太浪費了,於是乎,預備搞一個氧氣環境的溝槽工程,來容納工業生產流出的氧氣。

當這個大槽建立完成後,每隔一公裏這個地鐵一樣地槽和外界就會有一個“入口井”,井是U型的,這個井口深度三十米,聯通槽內和外部環境,由於槽內有著大氣壓,所以“U”井兩側水面會有十米左右落差。而水的阻隔,也會保證槽內氣壓不會流逝出去,外部人類可以先開蓋子,進入井內,經過一段深潛來到有氧氣的槽內。

注意:井是有蓋子的,井深處水保持在接近零度,並且井水表面還有一層不易揮發的油層,故在月球外界低氣壓下,這些井內的水揮發量很少。

李圭現在建造這個大型設施的意義在於,拓展人類在月球表面的活動範圍。

月表是沒有氧氣的,這是限制人類在月球表面活動重要因素,堪比沙漠中找不到水源。

但是如果人類可以隨時,如同找到廁所一樣,在幾百米範圍內,可以鉆入一個井內,進入富含氧氣的地下隧道中休整,同時通過遙控機器人將自己所缺的物資送過來——

衛鏗:只要將所有“外界”都變成距離“家門口”很近的地方,那樣人類就能在月球上漫步了。

這就類似於,在沙漠中修滿了加油站供水站,沙漠就不再是死亡之海了。

荒漠化作田野的分割線

田野是可以漫步,衛鏗推著加載電瓶的自行車,沿著岸邊水泥堤壩行走。

沿途的工程隊沒有認出這是他們的領主,看到衛鏗後都紛紛發來信息:“不要在大壩頂上騎車,當心摔下來。”

正在開建的氧氣地槽就如同地鐵工地一樣。

槽深是六十米深的溝壑,而兩側邊緣防護堤壩則是高出月球平面三十米。

李圭在這樣堤壩頂端慢悠悠地騎行,這場景類似在華山鯽魚背上騎摩托車。

面對領民的質疑,衛鏗沒有自爆身份,直接大咧咧地回應:“沒事”。

衛老爺為了趕時間去天文台,走了這些捷徑。當然,如果有孩子的話,衛鏗絕對不會做這樣的不好師範。

旁白:現在最早那一批孩子,已經11歲,正在題海無涯苦做舟。沒時間出來玩。作為家長的衛老爺,終於可以釋放一點天性了。

衛鏗呢越來越趨向於做一個普通人,這幾天都會來到附近最高的天目峰上,進行瞭望。

此時這個天目峰,頂部環形山口已經被二氧化矽層給保護起來,裏面是一個小型的生態區,山體頂端被削平了,栽培這一個大大的桂花樹林,而下方挖了一個小湖,湖水上覆蓋著玻璃隔離層。

這裏是一個公共場所,誰都可以進來,但是大部分時候,這裏常年沒有人來,就如同二十一世紀旅遊淡季的三流景點。

衛鏗喜歡漫步在玻璃隔離層上,看著水層下方水中的小龍蝦。

今天衛鏗如同往常一樣,抽出來一段放松時間,在月球“涼亭”環境中進行辦公,然後偶爾站起,發呆看一眼星空。

只是今天,當衛鏗脫下了防護服進入了這個公共休息區域。這裏有一位女士等在這裏。

朱曉燕在看到衛鏗來了之後,放下了手裏的書。

朱曉燕邁步坐在了衛鏗面前,自動機械衣在此時變開始變形,模擬出了裙擺,十頭身的好身材,宛如寫真一樣。

衛鏗愣了愣,這發愣倒不是突然遭遇,在進入該區域前,就知道自己的“自習位”被占據了。

在無可退避後,衛鏗走了進來。現在驚訝,是因為自己用聯邦系統,查不到對面人的身份。

衛鏗心裏分析:只能說,對面在聯邦內比自己身份更高。

當然更重要的是,衛鏗在查詢過往的劇情中,也找不到這個女人的資料。(朱曉燕在其他時間線上是抑郁自殺了,故沒有在劇情中體現。)

衛鏗仔細瞅了一眼,確定這位來客是“煉神期”,其身上“罡氣”能如同彩鏈一樣環繞於身體穩定區域。這罡氣是高級貨,來自拉格朗日點大城市生產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