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重陽

01

一場秋雨之後,天氣寒涼起來,宮中上下,早就換了夾衣。因為時近重陽,所以宮中也循著舊年之例,預備了菊花、茱萸諸物,以便貴人們賞菊避邪之用。

西長京被圍已經將近月余,宮中自然人心惶惶。那李嶷不知用何法子勸服了崔倚,自任行營大總管,親率鎮西軍,而崔倚率了定勝軍,兩軍一南一北,上下夾擊,攻城略地,不久後便兵臨城下,兩軍合圍,直將西長京圍得如同鐵桶一般。

數月之前,孫靖親自率軍攻洛陽卻大敗而返,不免意氣頹唐,又因為秋冬之時,舊傷發作,痛楚難耐,更兼近日坐困愁城,脾氣越發暴戾,動輒便令人打殺近侍,因此宮婢寺人,戰戰兢兢,不敢露出半分失態。

恰逢重九佳節將近,孫靖之妻魏國夫人袁氏,原是後宮主事之人,奈何她“掐死”梁王李桴,反倒令李嶷偷天換日救出梁王,後梁王又登基為帝,孫靖雖想不明白李嶷是如何將梁王救出京去,但事出有因,定是袁府之中出了什麽破綻。他惱恨至極,不僅冷落鄭國公滿門,更一直令袁氏禁足不得出長秋殿半步。孫靖雖有幾個姬妾,但皆是些庸懦無能之輩,這宮禁之中,種種事宜卻只得由蕭氏暫為主持了。

但不巧近日來,蕭氏偏又害了頭風,連日飲食都減了大半,只能服些鎮定安神的藥物,以緩頭風之痛楚。當此時局微妙之時,雖然病了,但蕭氏仍打疊精神,見了殿內省的少監,安排了重陽宴飲之事。直忙到午後時分,著實痛楚難耐,才服了藥歇下。等醒後已近酉時,忙又梳妝換了衣裳,錦娘替她簪了一朵菊花應景,她看了看鏡中的自己,薄施脂粉,氣色尚可,便問道:“大都督呢?”

左右見問,忙上前恭聲答:“大都督在玉暉樓上飲酒。”蕭氏正待要起身,忽又覺得一陣暈眩似的疼痛,她身子不禁微微一晃,錦娘忙上前扶住她,低聲喚了一聲:“娘娘。”

“無妨。”她手指冰冷,搭在錦娘的手腕上,又仔細看了看銅鏡中的自己,似乎嫌脂粉還遮掩不住憔悴的病態,說道,“拿唇脂來。”

“娘娘……”錦娘又低聲喚了一聲,聲音中竟似有一縷哀求之意,她恍若未聞,錦娘無奈,只得打開妝奩,拿出小小一貼唇脂來,這胭脂殷紅,有一種濃郁的花香,正是百花汁子擰出來做的胭脂膏,蕭氏親自用筆蘸了,細細又在自己唇上塗上一層胭脂,看鏡中櫻唇紅艷欲滴,這才滿意地放下胭脂,對錦娘說道:“走吧。”

重九本有登高之俗,玉暉樓正是宮中絕高之處,築於高台之上,樓高百尺,幾可摘星。蕭氏提著裙擺,款款而上,只見樓上設了酒席,孫靖獨自一人,正坐在那裏飲酒。她便緩緩走過去,默不作聲拿起酒壺,替他斟了一杯酒。他並沒有回頭,只是眯著眼睛,看著樓前漸漸落下的夕陽。

她從寺人手中接過一件氅衣,替他披在肩上,柔聲勸道:“大都督,此處風涼,再飲片刻,咱們就下去吧。”

他回手按在她的手背上,安撫似的輕輕拍了拍,她便屈膝坐下,依偎在他身邊。落日余暉映在樓前大片宮宇連綿的琉璃瓦上,一片光華燦爛,因著樓高,更遠處宮門外的朱雀大街,乃至街坊裏巷,皆隱約可見。他不禁擡手指了指,徐徐道:“第一次出征,從延平門出西長京,那時候我還是軍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歸德司戈,過了幾年,軍功累積,才升了懷化中侯,跟著上司回京來述職,只覺京中繁華,與沙場風沙一比,簡直恍若隔世。”

她只扶著他的胳膊,含笑道:“怎麽忽然想起來說這些。”

他又飲了一盞酒,笑了笑,說道:“你看,太陽要落下去了。”頓了頓,忽道:“太陽照在宮殿的琉璃瓦上,和照在西北的黃沙上,都是血一樣的紅。”他的聲音不由自主地停住,也不知道是感慨這數十年來的征戰,沙場上那些刀下亡魂,還是感慨自己曾血洗這宮廷,直殺得李氏子孫的鮮血,浸滿這些殿宇。

她不禁回身抱住他,低低喚了他一聲:“阿靖。”他摸了摸她的頭發,安撫似的說:“沒事,我只是忽然想起往事。那日在伊邏盧城外,我率領十萬大軍,在殘陽如血中等著沖鋒的號角,雖然有千軍萬馬,可是四野茫茫,也像今日這般寂靜。”

她過了許久都沒有說話,西長京已經被圍月余,李嶷早遣人投了文書進來,說只殺孫靖一人,如有出城降者,皆可赦。孫靖見了此等文書也不惱,只命人將使者逐出。他自從洛陽敗歸,便鐵了心要守城,不僅收攏了所有兵馬駐守西長京,更下令城中各街坊皆屯集糧草,決心與李嶷死戰。只是如今城中糧草充足,卻人心浮動。民間如此,守城之軍眼見鎮西軍與定勝軍接踵而至,皆兵強馬壯,那盧龍節度使崔倚好大的名頭不說,軍中皆知他乃是與孫靖並稱的名將,更兼身為鎮西軍主帥的李嶷,竟然棄諸東都,只交由定勝軍處置留守,並令裴獻護衛天子禦駕於鎮西軍中後營,諸王、文武亦隨禦駕於後營,顯然對破城極有把握,士氣甚是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