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

伴隨著三篇報道、分析內容的發布,網絡輿論出現了一些轉變。

有些人看了西海大學的強硬態度,以及各種所謂‘高智商’的相關分析內容,也就相信王浩的論文,確是有一定的含金量。

但是,這並不能完全轉變所有人的看法,論文有含金量又怎麽樣?

有些人認為高校‘特聘’的規則,本身就存在問題,高校的崗位是很多人向往的,怎麽能有這種‘特聘’的不公平存在?

而且,論文有一定的含金量,就能說明符合‘特聘’要求嗎?

這個怎麽判斷?

還有一部分則是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他們瘋狂的舉報與所謂‘高智商’相關的分析內容。

同時,堅持認為王浩是有問題的,不管論文是否有含金量,一個月多月十篇論文,本身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想想就知道非常的不合理。

這裏面沒問題才是怪事!

與此同時。

王浩正坐在綜合樓的辦公室裏,聽著其他人談網絡輿論的事情。

現在有關‘十篇論文’、‘特聘’的話題,就是西海大學唯一的焦點內容,辦公室的人認識王浩,看著他完成一篇篇論文,自然都是很憤慨的。

“看這家夥說的什麽,拋開論文含金量不談,一個月發十篇,肯定有問題?”

“拋開論文含金量不談?”

朱萍都氣的笑了出來,“這是人話嗎?要是都像他說的一樣就好了,咱們大學的職稱晉升,也能拋開論文、拋開學歷不談,我也能升副教授了。”

“做夢呢。”

羅大勇暗自嘟囔一句。

朱萍頓時惱怒的看過去,拿著腔調說道,“拋開論文、拋開學歷不談,我為什麽不能升副教授!”

她說完自己都噴笑出來。

其他人也跟著笑了幾聲,張志強搖頭道,“這個說的也太難聽了,還堅持說你的論文有問題,說是刷出來的,數學、算法論文怎麽刷?純粹是胡說八道啊!”

“裏面還有我是二作的一篇啊……”

張志強說到這裏,忽然感覺更生氣了,“不行,我也要發一條!我也參與了研究,核心期刊發布的Cauchy表達問題,這種論文,怎麽刷?”

他說著就開始打起了字,過了一會兒完成發布,還喊了一聲,“大家都登一下,幫忙頂頂啊!”

“你就關心你的論文。”

朱萍滿是不屑的嘟囔一句,還是跟著幫忙點個贊、頂了一條,寫的是,“張志強就是個二作,別聽他吹!”

張志強馬上注意到評論消息,再看過來的眼神滿是哀怨。

王浩也看著輿論消息,看到一大堆堅持說有問題,堅持各種不信任的評論,心裏也感覺有些郁悶。

他最後搖了搖頭,還是關上了網頁,繼續專注於手裏的工作。

……

下午五點鐘,王浩去了理學院一樓教研室,欒海平、朱建華等人已經等在那裏,他們正和一個女記者說著話。

他是來接受采訪的。

上午也有十幾個記者來采訪,但都是本地的小媒體、小記者,下午來的則是省電視台記者,重視程度自然就不一樣。

“王浩,來了!”其他人招呼著。

“王浩老師。”

女記者很有禮貌的喊了一聲,等安排好采訪以後,她朝著攝像示意一下,就開始提問道,“您好,我是省電視台的記者。針對網絡輿論所說的論文數量問題,請問您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十篇論文的?”

這和上午的采訪差不多,也是輿論最關心的問題。

王浩對此早有準備,點頭道,“我上午的時候就已經說了,其實,我並沒有特別去做研究,好多只是教學過程中的感悟。”

“我教的是《偏微分方程》,我的幾篇論文和課程存在直接關系。”

“比如,其中有三篇都和傅裏葉變換有關,還有幾篇是特定偏微分方程求解……”

他耐心的介紹了一下。

女記者繼續問道,“網絡輿論對於你的論文質量也有懷疑,但今天開始,似乎有一些澄清的消息,說你的論文質量很高,在這方面,你有什麽要說的嗎?”

王浩聳肩道,“論文質量、成果大小,還是要其他人來評判吧?不過針對其中三篇傅裏葉變換算法有關的論文,我被邀請去阿巴雲做過演講,這個應該能說明問題吧?”

“是嗎?”

女記者頓時來了興趣,阿巴雲集團是個大話題,網上也有類似的說法,但肯定沒有王浩本人說來的更明確。

王浩正要開口繼續說,就見到一個學院收發室的一個老師跑進了們,他看了一眼現場情況,滿是驚訝的對欒海平說道,“欒院長,我們剛才整理新到的信件,才發現其中有兩封來自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