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

在談好了講座的事情後,就沒有什麽人來打擾了,王浩真正進入到‘假期模式’。

每天依舊早起去跑步鍛煉,吃過早飯就到周邊逛一逛,也對照著熟悉的風景回憶一下,路邊看到下棋的大爺們,就過去站後面認真看看,順便給腦細胞做個運動。

中午前去菜市場轉一圈,回家簡單做個午飯,有時候,也會來興趣看著視頻做個大菜,他的廚藝一直都還可以,做的飯菜說不上多美味,也達到普通以上水準了。

王浩只是做簡單的飯菜,就已經讓劉敏、王海清很感動了,因為王浩從小長大可以說就是雙手不沾陽春水、一心只讀聖賢書。

午休後,繼續出門到處逛逛,還去了江州市的幾個景點名勝。

這種生活實在太舒心、太享受了。

與此同時。

北疆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辦公室,主任婁年利正在為西海大學提交上來的一份《教師職稱提升特殊申請》的材料煩惱著。

早在幾年以前,國家就出台了政策,把教授、副教授評審工作下放給了高校,教育廳教師工作辦公室以及人社部,能插手的只是控制教師編制數量,一般不會收到高校提交上來的教師職稱申請文件。

現在的情況就是例外。

《教師職稱提升特殊申請》,特殊,自然是不是一般的情況。

高校確實有權利自主評審教授、副教授,但一些直聘副教授、教授以及特殊提升的教師,往往在一些方面不符合要求,還會增加高職稱教師編制的數量,就會提交材料到教育局教師工作辦公室做審批。

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工作辦公室負責審批的人,也會為‘特殊提升’擔負一定的責任。

換做只是‘特殊提升’一個普通副教授,接到西海大學的申請,婁年利根本考慮都不考慮,直接就簽字蓋章給予通過。

這份申請有些不一樣。

西海大學的申請是跨級提升,不是申請提升七級副教授,而是六級。

“直接六級?這是怎麽想的?怎麽不直接正教授呢?”

“還有院長、教授的簽字……王浩……”

婁年利仔細看了一下資料,知道王浩確實是非常優秀,完成過好幾篇核心SCI,申請上還標注有一篇論文,即將發表了《數學學報》上。

“不是還沒發表嗎?這麽著急做什麽?”

婁年利不由得撇了撇嘴,他拿出了王浩的履歷,一份份仔細的看,官方渠道能查到很多資料,他馬上注意到一條很特殊的信息——被東港大學解聘。

解聘?為什麽?

婁年利再看王浩的資料,發現他只是留校東港三個月就被解聘,仔細找了找就知道了原因——東港材料實驗室事件。

這種問題不能說是個人汙點,畢竟不牽扯到違法犯罪,也不牽扯社會道德,只能說是工作失誤而已,但對履歷來說也肯定是負面的。

婁年利頓時更加猶豫了,他把材料放到一邊,思考著,“還是再等等吧,要和西海大學那邊再溝通一下。”

兩天後。

STACS會議評委會聯合Springer檢索網站,公開了剛過去的STACS會議報告,宣布會議收錄二十七篇優秀論文,其中一篇大數相乘算法論文,成為了STACS會議的最佳論文,論文作者,西海大學的王浩博士,獲得了今年STACS會議的最佳論文獎。

官方的公告中,還附帶一張王皓手持榮譽證書,和前圖靈獎獲得者約瑟夫·斯發基斯,以及徳國著名信息學專家沃爾夫岡·基利安合影的照片。

STACS會議發布官方消息後,馬上就被國內學術媒體轉載。

最開始,關注消息的人並不多。

STACS會議在國內的名氣並不大,每年參加的學者數量很少,更沒有國內學者獲得過會議‘最佳論文獎’,就連學術媒體也沒有報道的興趣。

現在就不一樣了。

不少人就注意到獲得最佳論文獎的是國內學者,進而仔細研究了一下STACS會議,驚訝的發現自己看到的是個‘很少有人關注’的大新聞。

在國際頂級計算機學術會議上,國內學者獲得唯一的最佳論文獎,絕對會成為國內學術圈的大消息。

網絡上頓時出現了不少的評論。

一些非學術媒體也開始對新聞進行轉載,看到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因為涉及到的是西海大學,《北疆新聞網》也轉載了消息,他們不是完全的復制粘貼,而是重新撰寫了一份中規中矩的新聞稿件——

“據最新消息,計算機理論算法頂級學術會議STACS,發布了最新的會議報告,西海大學講師王浩獲得了會議唯一一個獎項——最佳論文獎。

這是國內學者在STACS會議第一次獲獎。

西海大學講師王浩擁有數學博士學位,之前有幾篇優秀研究論文學術影響很大,這一次的獲獎論文,則和算法研究非常重要的基礎,大數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