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正面回應東港事件

西海大學。

新聞采訪會結束以後,學校裏的熱鬧並沒有結束,陳慶華組織一群人開了個小會,會議談的就是創建梅森數科學實驗室。

這必須要理學院同意才可以,因為梅森數科學實驗室,定位是數學計算機實驗室。

陳慶華的提議讓欒海平都沒有反對的理由,創建一個數學計算機實驗室,對兩個學院都是有好處的,新的實驗室,可以幫助擴大研究員職位、在職博士後數量、擴大研究生招生,提升學院的科研基礎水平,等等。

會議談的就是兩個方面,一個就是資金來源。

這方面就主要靠學校、省裏以及國家撥款了。

另一方面就是負責人,王浩。

哪怕不做專門的負責人,王浩必須要掛名主任研究員,因為他們是以王浩的成果來申請創建科研機構,王浩肯定要在核心崗位上。

王浩聽到討論和詢問,都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但仔細想想,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這是有好處的。

許多頂級的科學家都會依靠自己的成果,創建相關的科研機構,並做相關領域的研發。

數學計算機實驗室,可以說涵蓋了他的研究領域,擔任實驗室的主任研究員,也就等於是實驗室的直接負責人、第一人,以後要做相關的研發,也會有一個專業實驗室支持,而不像是這一次,驗證研究成果還需要借助計算機實驗室的設備。

王浩表態說道,“提前說好,我不負責籌建實驗室以及其他工作,申請方面,我可以寫報告,其他就不管了。”

陳慶華笑道,“那是當然,你的工作還是照舊,這方面,有學校安排,你只等著擔任新實驗室的主任研究員就可以了。”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是掛在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名下的,直接歸屬學校管理,倒是不用出現學院‘爭奪實驗室所屬權’的問題。

王浩參加了會議也安了心,仔細想想,其實就是學校新建了個實驗室,安排他擔任主任研究員而已。

在實驗室真正建好之前,並沒有相關的工作,只是擔任研究員,不兼任行政崗位,倒是也沒什麽影響。

等回到了綜合樓辦公室,他又開始日常的做研究、寫論文,也看一下準備好的教案,準備晚上的《數據挖掘導論》課程。

於此同時,好多媒體也已經開始了報道。

媒體的報道有很多,有的是電視新聞,有的是網絡上短視頻形式的報道,有的是對於采訪的文字介紹,還有的幹脆把全程采訪的視頻發布上去。

後者吸引了最多的收看量,但很可惜的是,很少人能把視頻全部看完,大部分只堅持到了幾分鐘。

“實在很抱歉,第五分鐘就看不下去了。”

“從他開始對著黑板畫圖,我就已經陷入了茫然狀態,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不過最後很精彩。”

“你們直接看最後就好了,王浩鏗鏘有力地回應采訪記者,說對方站在科學的對立面,真有意思。”

“那個記者肯定沒文化,竟然問梅森素數的研究有什麽意義?這就是在搞笑呀。”

“按照他的理解,數學研究都沒有意義,物理研究也沒有意義,國際上建什麽大型粒子對撞機,花了那麽多的錢,純粹就是做無用功。”

“反正他是對的,全世界都是錯的……”

也有一些學者站出來,說明王浩的研究內容,“我仔細看了,王浩是塑造了兩個函數,利用交集來覆蓋梅森素數。”

“他說能覆蓋三分之二左右,真的是很了不起,但很可惜他沒有辦法證明。”

“找到梅森素數也不是證明,數學證明需要非常嚴謹的邏輯,這個成果或許可以叫王氏猜想。”

“梅森素數的研究,有一個著名的猜想叫周氏猜想,描述的是梅森素數的分布,王浩教授則是用兩個函數,直接找到梅森素數,叫‘王氏猜想’也是可以的,符合國際通用的命名方式。”

“……”

網絡上有很多的討論,王浩有沒有心思關注了。

當輿論不斷發酵的時候,學術界理解了他的成果,頓時就有好多人找了上來。

要麽就是普通的恭喜道賀;要麽就是進行約稿,有的找上來的是學術期刊雜志的編輯,希望王浩能夠把相關成果發布在他們的期刊上;還有學者來問覆蓋梅森素數的問題。

最後一種才是王浩最看重的,是企鵝技術部經理朱振,他問王浩是否有相關的計算需求。

“這方面,企鵝集團的超算中心,可以提供支持。”朱振很熱情的說道。

王浩頓時被朱振的厚臉皮震驚了,“計算需求肯定是有的,但也不著急,在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慢慢進行檢驗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