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內幕!肯定有內幕!

對面坐電話采訪是北疆省電視台記者王俊瑩。

王俊瑩來做采訪只是希望王浩說一下對網絡輿論焦點的看法,也就是針對‘科研工作者出現錯誤帶來損失’的問題。

王浩是東港實驗新聞的當事人,他可以根據這個問題,來說一說自己的親身感受。

王俊瑩並沒有什麽壞心思,她代表的是北疆省電視台。

王浩就是北疆省高校學術的明星人物,他連續完成數學基礎類研究,不只是在國內有影響力,放在國際上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

北疆省並不是學術大省,對待學術明星人物還是很重視的。

就像是馬文鈞做出的判斷,科研工作者需要要樹立正面形象,過去的汙點之類就是一帶而過,即便采訪過程中,出現一些可能引起爭議的話,做報道的時候都會剪切掉。

所以王俊瑩就是聽一下王浩怎麽說,也根據他的話對輿論焦點進行回應。

她完全沒有想到會聽到這樣一段話。

王浩的回答非常出乎意料,根本就沒有談輿論的焦點問題,而是說曾經的東港實驗事件,自己很簡單、快速的,甚至可能是沒有調查的情況下,就被東港大學解聘、開除,一切的責任都歸在了他的身上。

王俊瑩聽罷沉默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問道,“王浩教授,您的意思是說,東港實驗的問題,不是您的問題,和您完全沒有關系?”

“我認為不是。”

王浩說了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我剛才已經說了親身經歷的過程,即便是我本人了解的都很少,而東港大學唯一給我的就是解聘書。”

“我被解聘了,連材料實驗室都進不去,也沒有辦法知道問題具體出在了哪裏。”

“我唯一能肯定的是,我的工作肯定沒有出錯,因為我後來對所有的數據重新進行了計算。”

他最後補充一句,“我對於自己的計算能力非常有信心。”

……

電話采訪結束。

王浩放下了電話以後,頓時感受到系主任周建春的怪異眼神。

那個眼神中透露的是“原來如此”、“大事”、“大八卦”之類,他被看著都感覺渾身不對勁。

周建春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看著王浩離開了辦公室,隨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事,大了。

哪怕是在西海大學,也有很多人談論東港實驗事件,最主要就是因為王浩就在西海大學,而且連續完成很驚人的成果。

王浩是焦點,他身上發生的事情也會成為焦點。

大家不會公開去討論,但私下裏說的還是不少的。有些人認為事情肯定有問題,但大部分人只是八卦一下,並不會去深入的探究,大概因為即便是探究也沒有結果。

現在好了。

剛才在旁邊聽了王浩和記者的話,周建春就敢確定一件事,東港實驗事件肯定和王浩無關。

事實上,這件事已經對王浩沒有任何影響。

哪怕事情是真實的,他出現了實驗失誤,給東港大學材料實驗室造成了損失,但過去就已經過去了,大家關注的都是王浩最新的成果,即便是網絡上的輿論,大部分人也認為科研工作者出現失誤很正常。

任何前沿性的研究都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甚至說保證正確的概率都不大。

即便是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也都是很正常的,就像學生做數學題,誰也不敢說,就能百分之百正確。

如果事情真的是王浩的問題,他本人就不太可能再去說、再去討論,或者是不承認自己的問題。

那麽答案就只剩下一個了。

不是王浩的問題,自然是材料實驗室其他人的問題,王浩當初就只是背鍋而已。

這種事情只要深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周建春仔細想著知道這件事可能大了,當然事情是針對東港大學的,和西海大學完全沒有關系。

雖然不可能直接的說,但看其他大學的笑話,也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王浩回到了辦公室都感覺渾身輕松,他第一次正面兒的談起了東港實驗事件,對象還是一名省電台的記者。

所以再回到辦公室以後,他明確的說了一句話,“東港的事情,不是我的問題。”

簡單一句話,引爆了辦公室的熱情。

之前辦公室裏的人針對輿論消息都是閉口不談,他們只是各自刷的消息,偶爾會擔憂的看一下王浩,現在王浩主動提出來,他們就可以自由討論了,朱萍直接站起來說道,“這個事,王浩剛來我就知道和他沒關系,王浩多聰明的一個人,怎麽可能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即便是數據出錯,當時王浩只剛博士畢業,數據的工作不可能交給他一個人。”

這句話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