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不是在證明數學猜想,而是在做簡單的數學題!

“你管這叫……”

“小研究?!”

當聽到張志強的驚呼以後,羅大勇、顏靜及朱萍一起看了過來。

他們沒有聽到前面的話。

張志強馬上轉過身,手腳並用的解釋道,“王浩!他說用196的反例,否證了回文數猜想。”

“而且,他說這是個小研究……”

最後一句說的扯開了嘴,但也沒人注意他了。

回文數猜想的名氣沒有那麽大,但理學、工科類專業做科研的學者,一般都會知道,即便是朱萍也馬上反應過來,“你說的是那個來回變換相加,就能變成正序倒序讀起來一致的猜想?”

張志強馬上用力點頭。

羅大勇迅速看向了朱萍,眼神裏閃現出一抹驚訝,仿佛就是在說‘她竟然知道’。

辦公室裏的人都知道。

當一個數字從左向右讀與從右向左讀,是完全一致的數字時,這樣的數字會被稱為“回文數”。

比如494、2002、85458……等等。

回文數猜想的內容是,任何一個自然數與它的倒序數相加,所得的和再與和的倒序數相加……如此反復進行下去,經過有限次步驟後,最後必定能得到一個回文數。

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數學猜想,但卻被多數數學家認為是錯誤的,因為很容易利用計算機找出一些,經過上萬次、幾十萬次計算,依舊得不到回文數的數字。

196,就是其中很經典的一個例子。

有專業機構以196為基礎,變換計算重復了數十萬次,仍然沒有得到回文數。

那麽問題來了,是繼續計算下去,就有可能得到回文數,還是不管經過多少運算都無法得到回文數?

這就是回文數猜想。

回文數猜想的內容很簡單,但到現在一直沒有得到證明。

羅大勇、顏靜馬上就走過來看,確定是回文數的研究後,也和張志強一樣的驚訝,他們更驚訝的是王浩準備把研究發在博客上,而不是去投稿專業的數學雜志。

王浩滿臉不在意的說道,“不用這樣,真是個小研究,我並沒有做嚴謹的證明,只是舉出了一個反例。”

“大家都知道196是反例。”張志強道,“但沒人能證明出來。”

王浩也沒理會他們,打上了標題以後,就直接發布了出去。

在他的理解裏,證明196是回文數猜想的反例,確實就只是一個很小的研究。

他只是應用了不完善的數學方法研究,甚至是研究的一點內容,就完成了對196是回文數猜想反例的證明。

這只是S級研究數學方法的一點小運用。

只要把數學方法發布出來,其他人就可以依照方法,解決像是回文數猜想類似的問題。

所以最重要的成果是新的數學方法。

眼看著王浩把內容發布出去,張志強甚至心痛的捂住了心臟,其他人的感覺也差不多,放在他們身上,怎麽也要投稿頂級期刊試試。

“太可惜了,這麽大的發現!”朱萍知道什麽時候也湊了過來。

王浩不在意道,“你們要是對證明過程有興趣,可以去看我的博客。”

他們頓時都回到了座位上,打開了王浩的博客查看起來。

雖然他們嘴上說著對王浩把內容發布在網上很心痛,但如果不帶入進去就感覺是個大八卦,於是他們紛紛把文章內容轉發給其他人。

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裏,西海大學從上到下就全都知道了。

這件事情上來說,朱萍做起來是最積極的,因為她只掃一眼內容,就知道自己不可能看懂。

看不懂沒關系,可以轉發給其他人。

轉發到網絡上,甚至轉發到學校的群組裏,順帶標注上一句,“我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王浩教授的證明過程完全正確。

從現在開始,數學界就沒有回文數猜想了!”

羅大勇正在仔細的看證明過程,就發現提示關注人裏出現一條消息,他掃了一眼轉發人的點評,擡起頭以木然的眼神,仔細的盯著朱萍的臉。

朱萍也察覺到了,他和羅大勇對視,連續對視了好半天,感覺有些頂不住,有些臉紅的低下頭,隨後馬上再看過去,用力挑挑眉,仿佛是在說,“你看什麽!”

羅大勇用手用力劃了一下臉,搖了搖頭就繼續看起了證明。

“切~~莫名其妙!”

與此同時,顏靜看了一部分也放棄了,因為其中有個收斂變換的內容,牽扯到了復雜的極限問題,她有些看不明白也就不看了。

張志強也在耐心的看、耐心的去理解,他覺得自己應該能看懂,因為證明過程就只有兩頁,但其中有一些變換非常的巧妙,還牽扯到一些有些高深的極限變換,想理解起來並不容易。

也只有羅大勇看的津津有味,一邊看還一邊拿筆做起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