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這張老臉,算是丟盡了!

王浩去了首都。

同行的還有何毅和劉雲利。

等到了酒店安置好以後,王浩就和劉雲利一起去了第一個目的地——國防科技局。

國防科技局是負責軍事科技研發的部門。

軍事類的科技研發項目,都歸國防科技局管轄。

244工廠是國防科技局旗下的研究所,對應的項目自然歸國防科技局同屬,換句話說,244工廠做交流重力的研究,是國防科技局負責撥款審批以及項目驗收。

他們是來找周敏華副局長。

周敏華是244工廠的頂頭上級,也負責相關的研發撥款。

“我們已經申請好了,就和你們實驗室一起做研究。”

劉雲利一路上不斷說著,“我們配合做研究,方向還是交流重力的技術,你們是主研究,但要照顧一下我們的方向。”

“這次來就是做說明的,順便申請後續經費。如果能說服周副局長,撥款個幾千萬還是很輕松的。”

如果只是來做說明,王浩倒是興趣寥寥,但談到撥款經費就有興趣了,他現在已經體會到經費的重要性。

那些高端的研究,必須投入海量的經費,否則連實驗都做不了,研究就根本無從談起。

劉雲利和王浩一起到了科技局大樓,到門口就看到了一個熟人,是航天局的系統工程司的劉榮興。

“王教授,來了。”

劉榮興熱情的招呼了一聲,“我聽周副局長說你要過來,特別在這裏等著的。”

“你怎麽也在?”王浩有些好奇的問道。

劉榮興道,“今天徐局長也在,我們剛參加了航天技術會議。”

徐局長,名字叫徐保功,是國防科技局的局長,也是國家工業副部長、航天局局長,絕對是科技領域的大人物。

王浩跟著劉榮興一起進去,到二層樓道的時候,就看到了徐保功和周敏華。

兩人是聽到王浩過來,特別來迎接的。

現在王浩的地位早已不同,他可不是一個小小的數學教授,而是國際最頂級的數學家,國內科學領域的頂尖人物。

徐保功熱情的把王浩迎進了辦公室,“王教授,我聽說你要來,就一直在這裏等著,終於是把你等到了。”

“您客氣了。”

兩人寒暄了幾句。

徐保功也直奔主題,“你這次來,是談那個反重力研究?”

王浩道,“我們的研發需要更多的經費,但是全靠科學基金會很困難,我們和244工廠合並了項目,還是要過來談一下。”

“這個不著急談。”

徐保功笑道,“其實,我和劉司長在這裏等著,是為了另一個研究。”

“哦?”

劉榮興開口解釋道,“我們剛進行了航天技術的研討會,有幾個重大的技術需要攻關,其中牽扯一個很復雜的計算問題,一群專家去討論,也沒有個確定的結果。”

他說著搖了搖頭,“就是想咨詢你這個頂尖數學家。”

王浩聽著點頭。

劉榮興繼續道,“我們的液壓火箭回收技術還不成熟,其中牽扯到一個大範圍的推力調節技術,這個技術的核心在於計算、在於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方面,我們倒是可以慢慢去完善,但是具體的計算,一定要非常精細。”

“所以,我們的就想到了你啊。”

王浩想了下問道,“大範圍的推力調節,也就是保證液壓活動發動機回收過程中的穩定性吧?”

“沒錯。”

劉榮興道,“我們進行過四次實驗,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每一次都會出現火箭發動機在著陸的過程中發生偏轉傾斜的現象。”

“找原因,最終還是計算問題。不僅僅是平衡,還牽扯和火箭上方分離導致的角度偏轉。”

王浩點頭說道,“如果你們給我確定的數據,做計算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我只能保證數學上不出問題。”

“數學上不出問題就好。”

徐保功笑道,“開會的時候,我就想著找你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一群人算來算去精度還是不夠……”

他說著不斷的搖頭。

‘大範圍推力調節技術’相關的運算是非常復雜的,因為有些計算沒有確定的答案,就只能進行近似運算,肯定會牽扯到精度問題。

如果底層計算的精度不夠,技術上再完善也沒有意義。

“這樣吧。”劉榮興說道,“還是把項目交給你們實驗室來做,這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到時候,我們再驗收結果就好了。”

“可以。”

王浩倒是沒什麽異議。

這是一個純粹的數學類的項目,也會用到計算機做輔助運算,很多繁雜的運算結合在一起,一個人要完成確實不太可能,還是要一個團隊來完成。

現在梅森數實驗室沒有項目,也可以接一個項目慢慢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