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計算,開宗立派的成果!

報告會場。

王浩對著一個新版本開始寫起了復雜的數學內容。

所有人都認真看著。

有人也忍不住小聲討論起來,“王浩是要幹什麽?”

“大概也是想完成數學構造?我只知道,他做肯定不是弦理論的工作。”

“那是當然了,他應該是在塑造湮滅理論的數學基礎,就像是保羅菲爾塑造M理論維度那樣?”

“有可能啊……”

有些學者看了一個開頭,能猜到王浩是在幹什麽。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很驚訝。

一個物理理論的數學構架,都是非常非常復雜,即便只是某一方面的構架,像是保羅菲爾做M理論維度相關的內容,也同樣非常的復雜。

即便是頂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想要理解內容都需要很長時間。

正因為如此,保羅菲爾·瓊斯完成了構架以後,才會讓場內的眾人感到震驚,同時也驚嘆於他的天才程度。

現在王浩似乎也在做同樣的工作,只不過他塑造的是自己的湮滅理論,其難度可一點都不比保羅菲爾·瓊斯的差。

“他能完成嗎?”

“這麽復雜的數學,可沒有時間給他思考……”

“我相信他能夠完成,但一口完成……更何況是新理論,太難了!”

王浩和保羅菲爾·瓊斯嗯的工作看似一樣,實際上難度還是有差別的。

弦理論被研究了幾十年,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數學體系。

保羅菲爾·瓊斯所做的工作是在已有體系的基礎上,百尺高杆、更進一步的去做跨維度的數學構造工作。

湮滅理論才剛剛提出,連基礎的數學構架都沒有。

王浩等於是從無到有的去建立全新的數學體系,難度上肯定要高上許多。

所以,就連保羅菲爾·瓊斯,都有些不可置信的站在一邊,滿是驚訝的看著王浩在白板上寫下一行行的內容。

王浩投入了一個教學幣,進入到不受打擾的專注模式,但依舊感覺自己的腦力,已經運用到了極限。

他快速思索著寫出一行行內容。

盡管有些推導內容很復雜,但他還是思考著寫了出來。

這不僅僅是靈光一閃,也是慢慢積累的成果。

在沒有建立相關任務的時候,王浩就已經對湮滅力研究了很長時間,最初只是在普儀探測實驗的正反科西超子衰變中,發現了湮滅力影響的跡象。

那些復雜的數據分析工作,並不能夠給建立湮滅理論的數學基礎帶來幫助。

後來王浩在超導實驗中發現了湮滅力的作用,並確定作用體現在,導體內部微觀形態被拓撲的過程中。

現在所建立的數學體系,也是以單質導體微觀形態的半拓撲來體現的,是以側面的過程來解釋湮滅力存在的形式。

弦理論,是從最底層定義構架開始的,它認為微小的弦組成了宇宙,所有數學構架都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湮滅理論同樣是一套物理理論,但王浩並沒有以基礎的定義出發,去建立全新的數學體系。

他是通過描述單質金屬內微觀形態的半拓撲過程,來側面的說明湮滅力的作用以及表現形式。

這是兩個不同的數學描述方式。

簡單來理解,同樣是描述一個假想的動物,弦理論的方式是從無到有,描述出動物的模樣、動物的生活習慣,而王浩的方式則是通過已有的證據,比如,動物走過留下的腳印,來構造出腳底的形狀。

王浩的方式並不能形容出動物的全貌,就不像是‘弦理論的構造’那樣美輪美奐。

但是,很實用。

台下的眾多學者都能看出其實用性,因為王浩已經研究出了‘超導定律’,導體內存在磁性微觀形態,也是被物理界所認可的。

王浩以此來側面塑造湮滅理論,相對就要直白了很多,有一定的基礎也相對更容易理解。

他甚至還以此做了計算。

在數學構造的過程中,王浩就假定了一個未知數,隨後通過一系列的計算,算出了未知數的具體數值。

很多學者看懂了。

王浩所計算的數值是,能量強度(質量)低於某個點位時,就會直接被湮滅力作用,從而直接在空間中被擠壓消失。

同時,有好多人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王浩在進行一部分的數學構造過程中,還朝著保羅菲爾·瓊斯的白板看了好幾眼。

那一部分內容中,可以說就是保羅菲爾·瓊斯的推導,他只是照搬過來修改了一下。

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台下好多人頓時忍不住討論起來,“現場借鑒?”

“怪不得剛才王浩感謝保羅菲爾,說保羅菲爾茲給了提醒……”

“估計就是原本沒想通,結果看了保羅菲爾的內容,就直接全部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