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脹式發展的超導材料產業,西海大學就是冤大頭?

現在的西海大學中,王浩就是頂梁柱級的人物。

他的地位比校長還要高。

雖然王浩不參與學校的發展決策,但偶爾提出意見肯定會被采納,即便是校長心裏有疑問也要壓住。

嚴復就是這麽想的。

他不理解為什麽王浩會提出大量聘任代數幾何人才的意見,但不理解歸不理解,他並沒有追根究底的詢問,而是馬上召開了學校內部的會議,並讓財務方面準備撥付資金,專門用於代數幾何領域的人才。

學校馬上發布了相關的公告,宣布了新的人才招聘計劃。

公告,只是簡單做一下介紹,說一下相關人才的待遇,但不可能幹等著人才上門,而是要主動出擊去誠懇的做邀請。

學校裏幾個部門攜手展開了正式‘人才挖角計劃’。

就和校長嚴復想的一樣,相對於其他領域來說,代數幾何的人才相對容易招攬。

這個領域顯得有些可憐。

絕大部分專業從事代數幾何研究的學者都是在高校工作的,甚至想找個實驗室工作都找不到,因為代數幾何就是純數學的研究,和應用幾乎不存在關聯。

從事代數幾何研究的學者,就只能在高校內部工作,其中高端一些的學者,可以掛在數學機構專心做研究,而大部分則需要從事教學工作。

國內一些代數幾何的優秀人才,有一些則去了國外做研究,因為代數幾何領域,是屬於純數學的理論領域,想要申請的研發經費非常困難。

這個領域就是研發難度、出成果很困難,想有好的待遇就不容易。

哪怕是國內頂級高校的優秀博士生,想要留在國內高校擔任個講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一些優秀的博士生,有些成果以後,就幹脆去國外高校工作。

當然也有國外高校的博士生,返回到國內高校來工作,前提也必須是有一定的成果,而即便是有成果,但後續想申請研發經費也是很困難的。

另外,代數幾何的圈子也很小,說有名氣的學者都相互認識,真是一點兒都不為過。

西海大學針對代數幾何的人才進行招聘,還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單單是安家費一項就是兩百萬起,聽起來都非常的吸引人。

其他待遇也很吸引人,比如優秀的博士生來到大學可以直接簽訂長約,固定時間內就可以轉為正式崗位,也就跳過了‘非升即走’的流程。

一些非常優秀的代數幾何學者,最高可以直接獲得四級正教授待遇。

實際上,正式崗位是有名額限制的。

西海大學的理學院,能拿出來副教授以上的名額只有六個,梅森樹科學實驗室則有五個研究員、副研究員名額,再加上教研室的幾個名額,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五個左右。

這個數量差不多已經夠了。

但實際上,因為本校有一些講師,也會正常升為副教授,正式崗位的名額必須有一部分留給本校,而不是全部給出去,崗位數量肯定是不夠的。

學校會議討論了來‘更多優秀學者’的情況,就決定給暫時不占據體制名額的學者,更多經濟方面的補貼。

大學一系列政策發布出去,立刻吸引了大量代數幾何領域學者的關注。

其中有一些稍微有名氣的,或者有一定成果的,還接到了西海大學方面的電話,特別邀請他們來大學工作。

西海大學放低了姿態,表現的非常陳懇,讓很多學者都心動不已。

實際上,大學招聘的主要目標群體,就是海外工作的學者,以及國內高校畢業的優秀博士。

代數幾何領域的學者,能夠在海外高校工作,或是擔任訪問學者,或是擔任臨時講師,都是有一定水平能力的。

國內高校畢業的博士,也同樣是看能力水平,沒有一定成果的情況下,則是要綜合能力水平、年齡等多方面因素考慮。

有一些優秀的博士還非常年輕,即便是沒有成果,因為年紀還很小,未來潛力也是很大的。

……

在西海大學展開代數幾何人才招聘計劃的同時,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則已經準備復刻芝加哥大學的實驗。

周敏華、吳暉等人,來了一趟西海大學和王浩見面後,去了244工廠的超導實驗基地,隨後返回了首都就準備進行復刻實驗。

他們手裏有王浩給的混合氣體的‘配方’。

有配方,就足夠了。

這個實驗的準備工作還是比較復雜的,難度最主要在於對超導材料制造超高壓的環境,並以超高壓材料的環境,來實現交流重力實驗的布置。

哪怕是設備相對比較高端的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僅僅是實驗相關的準備就用了兩個多星期。

在完成了實驗準備後,實驗就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