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看到沒有?這才叫專業!論文正式發表,國際熱議!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

二樓。

在緊挨著中心實驗室的大工作間裏,一群人聚在比爾卡爾的辦公桌前,緊盯著他在稿紙上完成的數學工作。

黑色的水筆寫出一行行清晰的字符,讓人不覺沉醉其中,透過字符展示的內涵,仿佛看到了未來科技時代的巨大變換。

每個人都集中精神,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每個人都壓抑著激動。

比爾卡爾的眼角掛著兩抹青黑,明顯是有些休息不足,但他卻顯得非常精神,他也同樣非常的激動,並強壓著激動完成了最後一部分內容。

對比判定。

詳細的計算。

代入數字、變換,再判定並進行方程轉化。

當寫完了最後一個符號,比爾卡爾都根本沒有檢查,就馬上用力攥起了拳頭,其他人也都一起興奮的歡呼起來,“耶~~~”

“完成了!終於完成了!”

“卡切爾,你以幾何反轉化方程的方法太妙了!”

“你的圖形拼接邏輯也很優秀!”

“這是最棒的研究!”

“我們完成了!”

每個人都非常興奮,每個人都非常激動。

王浩和比爾卡爾擁抱在一起,林伯涵、羅大勇以及旁觀的何毅、顏靜、張志強等人,也都湊過來和他們擁抱。

這一刻,確實令人激動。

每個人都知道所完成的研究,究竟是有多麽重大。

如果歷史會有記錄的話,他們在這一刻依靠理論研究,正式開啟了人類科技的‘超導時代’。

在興奮的情緒之後,王浩讓張志強幫忙組織進行內部的慶祝,隨後也說起了論文問題,“我們可以開始準備論文了,今天休息一天,明天開始寫論文。”

“我們的主論文要一起完成,還有,你們各自的論文也要準備,最好是一起發表,我會提前聯系學術期刊。”

“大家先回去休息,養好精神,晚上一起出去聚餐。”

“論文的事情,等休息好再說!”

這一段時間,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忙碌,他們全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能睡上六個小時就很不錯了。

只看比爾卡爾的精神狀態就知道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就連王浩也是,除了睡覺就是在做研究。

現在終於能松上了一口氣了。

王浩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並沒有第一時間休息,而是給《自然》雜志物理部負責人貝克·坎貝爾寫了封郵件,提前預約一下發表內容。

郵件的內容是這樣的——

“我的團隊在超導機制的後續研究上有了新的進展,大概下個星期能投稿,可以趕在下一期快訊內容裏發表嗎?”

王浩並沒有考慮審稿的問題,他之前已經投稿過兩次,連續發表了‘超導定律’以及‘楊-米爾斯方程預測粒子對撞實驗’的內容。

他就是新領域的引路人、國際最有權威的人物。

在同樣的領域發表後續的研究成果,自然是不用審稿的。

另外,審稿也會非常復雜。

他們所研究的內容,想要找到專業人士進行審稿,就肯定要去對結論進行驗證,而即便是雙元素的驗證,也需要一個團隊很長一段時間的計算,並且還需要進行實驗驗證。

那就實在太復雜了。

國內和鷹國有超過八個小時的時差,坎貝爾是早上來上班時,才看到王浩發過來的郵件內容。

“超導相關研究的新進展?王浩的團隊?”

坎貝爾頓時意識到是個大研究。

看到王浩說趕上下一期內容,而下一期《自然》就是一個星期後,即便是下一期的《自然-物理》,間隔時間也只有兩天而已。

那肯定就沒有審稿時間了。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先答應下來,“王浩博士,你的研究當然可以發表。我會提前安排版面,隨時等待你的投稿。”

等發了郵件以後,坎貝爾還是有些猶豫,王浩的兩次成果都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第一次是‘超導定律’相關的研究,還是經過詳細評審的。

第二次則是‘楊-米爾斯方程預測粒子對撞實驗’,因為預測已經發生了,等於研究已經被證實,自然是不同審稿的。

這次不同。

以交流重力實驗為基礎,研究超導機制的方向受到國際關注,而阿邁瑞肯方面的一些實驗組,都有和實驗相關的進展,也有一些會投稿給《自然》雜志。

王浩的研究進展肯定會受關注,可有了成果也需要同行審稿吧?

《自然》雜志必須保證論文的質量和正確性。

坎貝爾當然不是質疑投稿的質量,但他還是覺得專業的審稿是有必要的,能夠排除‘幾率極小的可能’。

《自然》雜志的內部規定,也是‘只要不確定正確的論文都需要同行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