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超導會議,湮滅理論被否定!?

科學基金會組織的臨時會議,商討的主要是,牽頭組建超導技術國際組織的內容。

在一項覆蓋廣泛的前沿技術上,國際組織會發揮出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國際組織中占據主導地位,就能夠帶來一系列的好處。

超導最新的理論是由國內提出的,國內自然會考慮牽頭建立國際組織,而會議就是商討具體的內容。

他們已經擬定了一個章程,主要包含了好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理論研究的信息共享問題。

比如,某團隊研究出了某種雙元素組合所對應的超導臨界溫度。

為了不浪費科學資源,其他團隊就可以放棄研究,直接使用其他團隊的成果就好了。

在雙元素的研究中,任何團隊都不可能把研究覆蓋所有的組合,信息共享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超導理論研究的其他方向也可以共享,比如一些元素組合的沖突問題,因為很可能牽扯到應用的研究,一些機構就可能會對於成果進行保密。

如果所有的機構都這麽做,那麽超導技術的發展肯定會大大受限。

另外,後續超導材料的研發、應用,也會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問題。

比如,某一個機構研究出了可以工業化生產應用的超導材料,因為材料一般是沒有專利可言的,就肯定會有很多機構進行逆向工程。

那麽過程中專利要怎麽保護呢?還是說隨意的進行逆向工程,肯定會讓市場變得很混亂。

超導的國際組織就可以在其中起到協調的作用。

等等。

超導的國際組織可以涉及的領域很多,而在組織中占據主導地位,就可以把規則制定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目前的國際形勢來說,可以讓人類科技產生騰飛的超導技術領域,國內想要占據主導權是非常困難的,甚至說完全不可能,因為很多國家會直接放棄加入組織。

這些都是需要討論的。

很多人都認為超導技術馬上會迎來飛速發展,頂層肯定是國家與國家的談判,而科學基金會主導的是機構和機構的關聯。

機構和機構的關聯,等同於是學術領域接觸,不會涉及到太復雜的問題,而學術領域的組織,也需要討論一些規則等問題。

會議的目的就在於此。

這種規則制定、討論相關的會議,和大部分學者是沒有關系的,他們只能提供技術理論上的參考意見。

王浩全程一言不發,就只是旁聽了會議內容。

等會議結束以後,他就被好幾個學者圍住了,其中包括汪承林和杜建偉,兩人找到了王浩,專門去談連通半拓撲理論和超導凝態物理機制的問題。

王浩也很耐心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我的想法是從湮滅理論的方向去研究。”

“我一直在研究湮滅理論,其中的數學構架和凝態物理理論關聯性很強,還是從微觀粒子角度出發的。”

“如果能構建出相關的數學體系,我認為就可以……”

王浩連續說了好半天,他是很認真的在解釋,還特別提醒說道,“我回去就做這個研究,牽扯到湮滅理論的構建,對我自己的研究很重要。”

這是提醒。

王浩能看的出來,汪承林和杜建偉對於他所說的方向很感興趣,但是他覺得自己很快就能完成研究,就幹脆直接明確的說出來,讓兩個人對研究‘死心’。

汪承林和杜建偉也能聽出王浩的意思,但他們兩人的想法和王浩完全不一樣。

他們當然認可王浩的研究能力。

如果是做同一項研究的話,他們完全沒有信心能夠比王浩速度快,甚至會選擇直接放棄。

但是他們認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王浩是不一樣的。

王浩是從湮滅理論出發做研究,也就是從半拓撲的方向出發,去研究聯系凝態物理;他們都專業從事超導凝態物理的研究,就是從超導凝態物理的方向出發,最終去聯系半拓撲的理論。

這就好像是挖一個山洞,王浩是從山洞的東側開始挖,而他們是從西側開始的。

山洞是不可能直接連通的,肯定是需要一個過程。

在聯通的過程中,肯定就能有一個個成果,他們做相關的研究,自然就可以追求這些成果。

兩人聽了王浩的話,頓時都有了很多的期待。

等完好離開以後,他們思考著不由更加期待,隨後相互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同時,空氣中再次出現激烈的火花。

……

兩天後,國際超導材料與機理大會正式召開。

這次會議是由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會、國際超導應用物理聯合會等部門支持召開,並由凝聚態物理實驗室以及超導國家實驗室,在蘇東市的國際會議中心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