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驚人的轉變溫度!王浩:小成果而已!

王浩規劃好了實驗主方向,以後就沒有再關心,只等待鄧煥山那邊的消息就好了。

他還是回到了大學,繼續正常的工作生活。

時間已經到了六月份。

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結束,並公布了進入第二輪的人員名單,王浩注意了一下,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就沒有再關心了。

其他人倒是很關心院士增選的事情。

他的導師潘衛國還特別打電話過來,和他針對院士增選的事情聊了起來,“你還記得徐浩嗎?”

王浩仔細回憶了一下,似乎是講李群李代數的老教授,他帶著疑惑問道,“徐老師怎麽了?”

“他棄選了。”

“棄選?”

潘衛國笑道,“本來第一輪已經過了,知道你也參加了今年的增選,他就直接放棄了,你沒注意嗎?數學物理學部第一輪通過的名單上,數學研究的就只有六個。”

“啊……”

這個王浩是沒有想到的,他順手打開網頁查看了一下,發現確實和潘偉國說的一樣。

數學物理學部通過第一輪的人員有三十個,其中就只有六個是數學領域的候選人,剩下的都是物理領域。

潘衛國道,“你看見了吧,正常來說怎麽也超過十個,今年數學物理學部有十二個名額,正常來說,最少有四個是數學院士,現在好了,上面就還只剩六個……”

他說的都笑了起來,還補充了一句,“幸好我沒參加。”

潘衛國的成果資歷都有一些,也是有一定機會的,他說完繼續道,“你知道為什麽嗎?都是因為你啊!”

“因為我?”

“可不就是因為你,徐浩放棄了,就是因為和你一起參加,我估計後續還會有人放棄。”

潘衛國笑道,“院士評選確實很重要,但是名聲也很重要,和你一起參加,這一屆是混不過去的。”

王浩有點明白過來了。

他參加院士增選倒是沒什麽,其他人就不這麽看了,和王浩一起參加院士增選,沒選上就還好一些,假如最後真的選上了,名單公布出去,肯定就會引起網絡熱議。

王浩實在太受關注了,他成功當選了院士,肯定會被媒體注意,那麽一起選上院士的人,有實力底氣的還好一些。

如果是沒有什麽國際性的成果,也沒拿到過什麽獎項,評上院士可能就被人指摘了。

到時候,輿論上可能會說,“這個人為什麽能評上院士呢?”

“他什麽成果都沒有,竟然能和王浩一起評上院士?”

“院士已經水到這種程度了?”

“……”

一些沒什麽特別的成果,只是拼資歷上來的,還不如幹脆放棄好了,否則引起了輿論爭議,名聲都保不住了。

王浩聽的也只是笑了笑,他倒是沒覺得怎麽樣,拼資歷上來的放棄也就放棄了。

院士可是學術帶頭人,若是資歷的的都能選上,感覺就沒什麽意思了。

他又和潘衛國聊了幾句,隨後就掛上了電話。

等走出門的時候,正看到邱會安過來,滿臉激動的說道,“王老師,我完成了、完成了!”

王浩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什麽,頓時也高興的說道,“拿過來我看看。”

他重新進了辦公室,就給邱會安看了看後續的內容,發現就邱會安確實完成了後續的證明。

王浩也感覺非常高興。

如果是他自己完成了勒讓德猜想,也只是感覺完成了一個小數學問題,並不會感覺非常的激動。

邱會安是他的學生,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帶學生的成功!

王浩感到高興的同時,也給邱會安後續的證明內容,做了一個詳細的解析,順便簡化了一下,過程中有些繁雜的部分。

“你把這一部分再簡化一下,然後就可以進行整理了。”

王浩道,“等整理好了以後,到時候拿給我看看,我在幫你從頭到尾的檢查一下。”

“沒什麽問題,我就幫你投稿了。”

“這篇證明投個《數學新進展》沒有問題,如果你不著急的話,也可以在《數學學報》上發表,不過意思都差不多,《數學學報》影響力大一點兒。”

如果站在王浩的角度來說,《數學新進展》和《數學學報》就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屬於數學類型的頂級期刊。

對於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數學學報》發表的論文比較少,質量也相對高一些,能夠在數學學報上發表論文,都可以說是一種榮譽。

邱會安很用力的點頭道,“王老師,都聽你的。”

等邱會安帶著激動離開以後,王浩的心情就更好了,他在實驗室裏轉了轉,關心了一下航天局合作的項目。

因為組合新的構架早就已經完成了,項目已經進入到收尾的階段,就只是添加一些邊邊角角的內容,再過上一個月差不多就可以交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