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這才是科研正確的打開方式!

阿邁瑞康乃爾大學的基本粒子物理實驗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粒子加速器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他們擁有最頂級的物理研究團隊,粒子研究領域就更是非常的專業,有過很多被人熟知的頂尖成果。

在建立了反重力實驗組,確定重心放在‘交流重力場性質’方向,實驗組的研究也變得非常的受關注。

‘光速降低現象’,並不是粒子物理實驗室反重力實驗組的第一個發現。

之前他們就已經有了一些發現,只不過發布出來影響沒有那麽大而已。

‘光速降低現象’則是非常受關注,因為其違背了常規的物理特性。

正常來看,光速降低似乎並不是重大發現,因為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比如,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裏。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每秒22.5萬公裏。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則是每秒20萬公裏。

但是,愛因斯坦的理論認為,光速是恒定的,似乎就和以上光速的不同產生了矛盾。

恒定的光速意味著光速不會因參考系統的不同而改變。

實際上,光在任何傳播介質中的移動速度都是恒定的,最終測定的光速不同,原因是光在不同的介質中的移動距離發生了變化。

當光在玻璃和水中傳播時,因為是存在物質的環境,就會存在光子被吸收,隨後再釋放光子的過程,而最終測定光的整體移動速度減慢,本質上,並不是光速減慢,而是光子吸收和釋放的過程產生了延遲。

正因為如此,基本粒子物理實驗室的反重力團隊測試到光速降低才會引起國際熱議,因為他們所測試的環境是真空環境。

真空環境自然不存在光子被吸收和釋放的過程。

但測定結果是光速發生了降低,而改變的因素就只有交流重力場,也就可以得出交流重力場直接造成了光速降低的結果。

那麽為什麽交流重力場會導致光速降低呢?

這種影響是怎麽發生的呢?

這個問題引起了國際物理界的熱議,每一個物理學家都很清楚,交流重力場內的光速降低,絕對是個很驚人的發現。

……

王浩也清楚新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就連系統都提示湮滅理論的研究,靈感值獲得了提升。

他對此是有一定思考的。

湮滅理論的體系就是王浩創造出來的,他自然對於湮滅力非常的了解,本質上來說,湮滅力就是空間擠壓的表現形式。

所以他對於光速的理解,是“質量單位組成的不完善形態,在空間擠壓的作用下,以最高速度前進,從而不被‘湮滅’”。

這個角度來考慮,反重力場的本質,就是制造‘空間擠壓減弱’的區域。

“如果把光看成是粒子,就是一種不完善的微觀結構。”

“如果把光看成是波,就是一大堆不完善的微觀結構連成了一片,但不管是怎麽理解,光都不會受到空間擠壓的直接作用,或者是相互作用,因此只存在能量、不存在質量。”

王浩已經找到了研究方向,他思考著找來了林伯涵和貝爾卡爾,後來又找來了保羅菲爾·瓊斯以及自己的學生許超、陳蒙檬、海倫。

“我決定組織一個研究團隊,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還是不參加。”

“你們應該都已經知道,康乃爾大學的最新發現,交流重力場的環境下的光速降低了。”

“我將會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而且已經找到了主要方向。”

“但還是需要大家一起來研究、來思考、討論……”

王浩簡單做了說明,他之所以找來這麽多人一起研究,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很多人一起研究,就很容易出成果。

當每個人有正確的想法時,都會推進研究的進展。

另外,理論研究也不存在保密問題,對研究能有幫助的學者都可以參與進來。

至於幾個學生,海倫的水平已經足以加入研究組了。

陳蒙檬相對差一些,但是培養學生的角度來說,讓她參與進來,對她個人的幫助很大。

許傑則完全是附帶的。

王浩已經對許傑是半放棄的想法了,以後許超讀博可以選擇張志強,去做數學計算機方向的研究,他確實不適合做純數學的研究。

等王浩全部說完了以後,自然沒有人會拒絕加入研究組,他們對於新的研究都非常的期待。

之後王浩就開始說明內容,“我已經找到了方向。我們的工作可以理解為,研究拓撲和半拓撲的夾層內容。”

“這是一種純數學的研究,也可以理解為物理理論的研究。”

“我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新的特殊形態。”

“對於論證波、無質量粒子,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