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億基礎項目出爐,只要四百萬?好人啊!

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公布的常溫反重力材料以及技術,大大提升了《格魯姆湖計劃》主核心團隊的信心。

之前他們內部還是存在爭議的。

有一些學者支持把重心放在其他領域上,比如,延續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方向繼續研究。

這個方向非常的穩定,一步步的做研究最少能有進步。

但是常溫反重力公開以後,好多學者的想法也有了變化,他們都認為是選對了方向。

實際上,影響決策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經費,一個是競爭壓力。

如果計劃有足夠多的經費支持,他們就能夠在多方向進行研究,穩定進步的方向肯定是不會放棄的。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選擇一個主方向。

另外就是競爭壓力。

王浩團隊帶來的競爭壓力實在太大了。

作為國際科技領域百年來的霸主,在全新的科技領域落後於人,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他們自然希望能夠快速的趕超。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研究方向確實很穩健,只要進行不斷的投入就會有成果收獲,但進展速度也是可以預期的。

以這個方向作為主研究,想要趕超王浩團隊的技術,最少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

這是有些人不能接受的。

五年實在是太長了。

伽莫夫·沙普利的發言很得人心,“王浩團隊的研究都沒有花費五年,而我們要追趕卻要用五年時間?”

“為什麽呢?”

“這只能說明我們走錯了方向!”

現在伽莫夫·沙普利獲得的支持就更多了。

《格魯姆湖計劃》才剛剛開始實行,但一些合作實驗室已經提交了實驗報告,他們發現升階元素,能有效提升制造反重力場的溫度閾值。

這很重要。

強湮滅力場的制造之所以選擇高壓混合材料,就是因為高壓混合材料在臨近超導狀態就能夠激發反重力場。

如果是在超導狀態激發反重力場,那麽疊加後就只能有少量的磁化效果,而不能生成強湮滅力場。

這是被實驗證實的。

最開始研究反重力技術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就有很多的實驗數據,他們就以疊加立場的方式制造出了設備。

當時,他們掌握的反重力技術,能制造強度在60%以上的場力。

做個簡單的計算,60%乘以2就是120%,已經達到了激發生成強湮滅力場的臨界線——100%。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四重疊加力場設備,每一台設備制造的反重力場強度為28.8%,四重疊加也只有115.2%。

115.2%的疊加總強度,就制造出了強度在4.0左右的強湮滅力場。

現在升級元素能夠在達到超導狀態前激發反重力場,就有了高壓混合材料的反重力特性,自然被認為就能頂替高壓混合材料。

伽莫夫·沙普利也馬上做出新的決策——購買清單中增加了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的反重力新材料CWF-018。

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對外宣稱,要讓更多的普通機構有能力研究反重力場,CWF-018的售價自然並不昂貴。

以CWF-018制造單個反重力場,差不多只需要200萬美元左右。

這已經是很平民了。

格魯姆湖計劃研究組織自然很不一般,他們可不只是使用CWF-018制造反重力場,而是想通過對CWF-018的研究,來制造出全新的升階反重力材料。

研究組織商議購買量時,直接就填上了百份材料數額。

一百份,也就是兩億美元。

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的銷售部門,接到格魯姆湖計劃研究組織的訂單都驚住了,他們在研究出材料以後就大量的制造囤積,但因為準備的時間不長,也只有幾十分材料而已。

這些材料供給給國內機構都不太夠,更不用說大手筆的對外銷售了。

公司也只能給出‘延遲交付’的回復,了解情況的人也不由得感嘆格魯姆湖計劃研究組織的大手筆。

有錢的機構就是不一樣啊!

兩百萬美元一份材料,一口氣下單購買一百份?

壕無人性!

……

大西洋對岸。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可沒有格魯姆湖計劃研究組織豪橫,他們的境遇正好截然相反,甚至都已經快破產解散了。

雖然阿邁瑞肯沒有正式宣布退出組織,但因為國家啟動了全新的支持計劃,組織裏好多阿邁瑞肯科學家都離開了。

同時,50億美元支持也沒了聲響。

這也就導致研究根本進行不下去,畢竟,想要湊出50億美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現在組織是以比爾·布萊恩、尤拉伊·諾沃提尼為首,但兩人都已經不在實驗基地,而是和其他有影響力的學者一起到各國,試圖說服各個國家決策人以及O盟組織對研究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