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開新成果,超級材料的發現,王浩:空守寶山不自知!

內部討論會的收獲非常大。

一個是完善了一些力場理論上的內容,海倫的研究做的非常精細,有一些也反饋了正確的內容。

她的力場變化研究分析,有些內容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最重要的收獲還是來自於丁志強,丁志強從邏輯的角度出發,認為原子和原子之間出現了一種力場,使得萬有引力和電磁力達成了平衡。

實驗所制造出來的特殊材料都具有放射性。

王浩以此推斷出材料的特性和湮滅力場強度之間,存在某一個平衡點,使得制造出來的致密材料不再具有放射性。

這是一個基於分析的推薦,也和系統反饋的正確想法有關。

所以王浩馬上就交代了相關實驗研究,甚至還申請立了一個單獨的項目,名字就叫做《去輻射致密材料制造技術研究》。

現在致密材料制造技術已經有了。

簡單來說,就是把金屬融化以後放置在強湮滅力場內,同時施以一定的外力壓縮,再讓金屬自然的冷卻凝固。

下一步研究的是‘去輻射’。

‘去輻射’,就是尋找材料特性和湮滅力場強度的平衡點,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助研究,一個就是不斷降低湮滅力場的強度。

第二種就是更換材料進行研究。

前一種方法難度是非常高的,好在湮滅力場實驗組有好幾個發生裝置,強度從6.0倍率到8.3倍率不等。

“如果強度倍率接近平衡點,從理論上來說,輻射強度就會降低。”

“同時,要進行其他金屬材料的研究,在數據進行對比。”

“這樣很快就能證明理論是否正確,我們就能從應用方向上思考,去研制某種實用的致密材料。”

王浩對向乾生說道,“不過我們實驗組做一個研究就可以了,我們主要針對的還是理論,針對的是科學,技術方面就交給湮滅科技公司的技術部,或者其他的機構進行研究。”

向乾生接手了研究。

研究不是向乾生單獨負責,還需要湮滅科技公司的技術部配合,一部分研究也會在航空研究院進行。

這是因為牽扯的是材料研究。

湮滅力場實驗組並不適合單獨做材料方向的研究,設備、人員都有些不足,他們只能提供湮滅力場裝置,負責主實驗的部分,把握研究進度,其他方面就要其他部門負責了。

在進行致密材料技術的研究時,湮滅力場實驗組也頂著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名頭,定期發布了新的實驗成果。

這次他們公開的是新發現,也就是制造出了帶有放射性的一階鐵元素。

“我們制造出了一種新型的一階鐵。”

“這種一階鐵,我們稱之為‘致密一階鐵’,是以含量超過99.99%的純鐵為材料,其密度、韌性、強度比常規一階鐵都有提升。”

“同時,致密一階鐵具有放射性特點……”

“我們研究認為,致密一階鐵很可能就是演化百億年後,當常規湮滅力場上升到八倍率時,常規鐵元素的表現形態……”

“這個研究發現,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伴隨著宇宙內常規湮滅力場的上升,元素性態發生改變的理論。”

“……”

《湮滅物理與理論》刊登了最新的實驗發現,也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巨大關注。

當研究正式發表出來以後,著名物理學家霍奇·恩斯克當即表示說,“如果(研究)是真的,就實在很了不起。”

“《宇宙發展與元素性態》,就是物理界的進化論,這個理論認為元素性態伴隨著宇宙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變化。”

“現在放射性一階鐵的發現,等於是驗證物理界的進化論……”

很多學者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王浩完成的研究成果,有關湮滅立場和宇宙發展的理論,最引人注意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宇宙膨脹理論》。

《宇宙膨脹理論》中認為,超大型的黑洞可能存在了無數的時間。

宇宙的發展伴隨著膨脹和收縮,膨脹收縮交替的過程中,黑洞可能不會被覆滅,有些黑洞可能存在了幾個輪回,甚至說是‘無數的輪回’。

黑洞,是強湮滅力場以及升階粒子的聚合體。

那麽是否存在一種可能,黑洞內有無數難以想象的高階元素物質?致密一階鐵也可能存在於其中。

換句話說,致密一階鐵可能存在於宇宙中。

學者們議論的還有另外一點,也就是致密一階鐵的發現本身具有的意義,“從穩態元素到放射性元素,人類第一次實現讓元素性態發生轉變的突破。”

“那麽反過來,也能以放射性元素制造出穩態元素。”

很多學者都對此感興趣。

很可惜,他們也只能進行一下分析,根本無法參與到實驗研究中,因為高倍率強湮滅力場技術,也只有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才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