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發現大量升階元素,航天局找來,電池板技術?何不食肉糜!

新設備釋放的F射線即時檢測數據——

釋放口強度超出檢測範圍(10倍率)。

持續時間:0.913秒。

直徑:1.17厘米。

王浩聽了報告以後,馬上抓住了關鍵點,“0.913秒,比上一次的數據好像低了……”

他重新查看數據,發現上一個設備釋放的F射線,持續時間為1.192秒,兩個數據做出對比,馬上就能得出結論,“看來F射線的持續時間,除了和內置能量強度有關,還和F射線的強度有關。”

F射線強度越高,維持需要的內置能量強度越高。

現在所釋放的F射線強隊,對比原來最低增加了50%,內置的核反應堆強度也有一點小提升,但幅度並不大,結果持續時間還變短了一些。

旁邊的研究員王強則是問道,“如果用同樣的設備,釋放出低強度的F射線,也許持續時間更長?”

“可能是這樣。”

王浩思考著點頭,繼續說道,“設備不同,內置能量強度的承載力不同。能釋放高強度的F射線,說明內部強湮滅力場薄層的強度也很高,就能承載更強的內置能量。”

“我們的實驗還是保守了。”

他說著搖了搖頭。

在沒有準確的實驗數據基礎下,內置核反應堆肯定以穩為主,來保證不會因為能量強度過高,或是出現其他的問題造成設備損壞。

現在還是以釋放F射線為主,正式開始核聚變項目後,才會進行場力承載能量上限的大型實驗研究。

一個小時以後,各項檢測數據都出來了。

材料磁化反應的最高強度是14T,數據相對還是有些低的,但放在F射線實驗裏就已經很不錯了,主要是因為F射線覆蓋的是一條線,而不是材料的全部,磁化數據自然要低一些。

之後才是重點。

材料檢測。

這次實驗是以釋放F射線為主,也同時會進行材料的檢測,一系列的單質材料和化合物,甚至是壓縮的氣體都被放置在F射線經過的方位。

F射線是一種場力,而不是純粹的能量,並不會因為中途有物質,造成能力損耗近而影響傳播覆蓋距離。

即便放置再多的材料,也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實驗結束。

王浩就回到了西海大學,第二天早上就拿到了一系列的檢測報告,負責檢測的有兩個機構,分別是F射線實驗組附帶的材料實驗室,還有歸屬湮滅力場實驗組的材料檢測中心。

材料實驗室只是個小的實驗室,能做一些常規的檢測,相對來說,材料檢測中心相對更專業一些。

汪輝實驗室遞交的報告,內容也非常的震撼,因為他們‘疑似’發現了多種升階元素。

“矽?”

“汞、鎢、銅、鉀……”

“氫?”

最後一個元素讓王浩都驚住了。

其他升階元素的發現,還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畢竟已經發現了鐵、鋰、碳,F射線再大幅增加,自然會發現更多的升階元素。

但是……氫?

這個元素就很不一般了,因為氫是氣體。

現在升階元素的發現,也能總結一定的規律,主要還是以金屬元素以及具有穩定化學鍵的元素為主。

碳、矽,都屬於後者。

其他就都屬於‘金屬元素’,若是出現了一個‘氫元素’,規律似乎就又沒有了。

王浩幹脆跑了一趟材料檢測中心。

現在的材料檢測中心非常忙碌,每個人都參與到了檢測工作,想分出個人手都不容易。

等進入了汪輝的實驗室,汪輝和周青還有其他兩個研究員,還在無塵實驗間裏做著研究。

王浩等了有十幾分鐘,才有個年輕的女研究員走出來。

這個年輕研究員的名字叫王麗霞,年紀只有不到四十歲,是從科學院材料所特別調過來工作的。

“王院士!”

王麗霞走出來禮貌的喊了一聲,隨後招呼道,“在這裏等多久了?汪教授他們還需要一些時間。”

“在做什麽?”

“對氣體壓力和密度進行精準測定。”王麗霞有些期待的說道,“我們發現了多種升階材料,但不一定。”

“現在只是疑似,唯一能確定的是矽。因為一階矽的含量很高,大概達到了13%左右。”

“這麽高?”王浩驚訝的說道。

他看的報告是昨天晚上發過來的,數據還沒有這麽精準,顯然昨晚到現在,檢測中心的人都一直在工作。

王麗霞也明顯很疲憊,眼圈都有些紅腫,但她依舊精神奕奕的,“其他元素含量不高,必須做更精準的實驗,才能確定結果。”

“我們組負責的是氫……”

“這個元素,很有意思啊。”

王麗霞說著都有點小興奮,她也很清楚‘氫元素’有多麽重要,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氣態升階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