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諾貝爾頒獎,血統論?常溫超導的期待!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發布的成果太過於高端,力場強度已經達到了十幾倍率,還發布了一大堆的升階元素成果,已經讓其他的機構完全看不懂了。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是這樣。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也是這樣。

當面對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競爭時,羅納德·諾蘭只感到非常的絕望,比爾·布萊恩幹脆就放棄了競爭,他們只想著能提升自己的技術,能拉到經費繼續做研究就可以了。

這就是因為差距太大了。

當差距不是很大,還能看到對手背影的時候,就會有鬥志去做認真做研究,希望能實現趕超。

差距太大,就會讓人絕望。

問題就在於,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他們想放棄競爭都不可能。

面對媒體的表述,也證明了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的尷尬。

在格魯姆湖計劃剛剛確立的時候,他們面對媒體的表述都是‘趕超’反重力形態研究中心。

後來就變成了‘追趕’。

在後來一直到現在,他們根本不會談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只是談自己的研究了。

因為對手,已經看不懂了。

羅納德·諾蘭召集了項目組的其他負責人,一起針對‘十幾倍率、五種升階元素’的成果討論上,他們甚至無法想象王浩團隊在做什麽研究。

“那可能不只是提升湮滅力場。”

“他們能做的研究方向太多了,有了那麽多的新發現,簡直不可想象。”

“我相信他們的設備肯定和我們不一樣,基礎技術上都已經不同,否則不可能有這麽大的差距。”

“單單是大批量的制造磁化材料,就不可能是現在的技術……”

“……”

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現在王浩關注的研究,即便是公開的說出來,他們也沒有辦法去模仿,因為他們沒有基礎材料。

王浩最關注的是沈會明團隊的研究。

在提供了很多種升階材料後,沈會明正帶領團隊研究主動制造各種頻率一階波的技術,而研究的基礎就是各類的升級材料,未來元素材料,以及對應制造出來的合金、化合材料等等。

這些材料是其他機構得不到的。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目標,是希望能以簡單的方法制造出各類一階波。

他們之前制造一階波的方法是以激發輻射一階材料的方式進行的,而目前最簡單的是利用‘棕金’反射一階波特性,但反射來制作一階波有其局限性,依舊不是常規的制造方法。

正常來說,電磁波的制造再容易不過。

電磁波之所以叫電磁波,因為常規就是利用電磁特性制造出來的,但同樣的方法根本無法制造出一階波。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還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靠簡單方法制造各類一階波,就可以把一階波技術大量進行應用,而不僅限於實驗室以及高端領域。

在關注沈會明團隊研究的過程中,王浩倒是聽到了和一階波有關的消息,是核物理工程團隊帶來的。

他們進行了一階氘氘聚變的爆破實驗。

在進行現場的數據驗算統計之後,工程組發現一階氘氘聚變的亮度和能量釋放強度不成比例。

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是錢晉。

他提交的報告上寫道,“我們發現爆破的亮度遠低於能量釋放強度,疑似有大量其他能量被釋放,卻沒有統計到。”

王浩仔細看了報告以後,就找錢晉要了更詳細的數據,隨後確定了一階氘氘聚變釋放出了大量的一階波。

“你們所檢測到的亮度,就只是一階波釋放伴隨的常規光波。”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表明,一階波傳導過程中,會逸散出常規波,而逸散的常規波能量總和,比一階波的能量級數弱很多。”

“現在還沒有具體研究數據,但結論是不會錯的。”

錢晉的核工程團隊的研究不止如此,他們還在實驗室環境下得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數據。

一個是一階氘氘聚變過程中,反應釋放的能量強度——30MeV,誤差範圍在2MeV區間內。

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

在幾種核聚變反應中,氘氚聚變是最常歸的反應方式,釋放出的能量是17.6MeV。

氘氘聚變,被稱為最完美的聚變反應,因為反應沒有任何的汙染,是真正的清潔能源,但相對於氘氚聚變來說,氘氘聚變需求的環境苛刻,釋放的能量相對較小,大約在14MeV左右。

一階氘氘聚變比常規釋放的能量增加了一倍還要多,就會更適合作為核聚變的原材料。

一階氘氘聚變是否‘清潔’,還要繼續研究論證,畢竟一階氘元素以及反應生產的一階氦元素,是否對環境有危害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