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這次真的是衛星武器了!

控制核聚變實驗公開成果,引發的輿論以及學術熱度持續火爆。

這是因為控制核聚變的影響太大了。

控制核聚變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技術,也被認為是未來人類能源的主要來源,主要是因為其優勢實在太大了。

比如,核聚變所需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含量非常豐富,尤其是氘元素,可以說是取之不盡。

比如,核聚變發電是能源密集型發電,發電效率會非常大,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地使用需求。

比如,核聚變的反應過程中,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有害物質。

另外,核聚變還有安全優勢,與原子裂變不同,聚變不會產生任何長壽命的放射性核廢料。

等等。

如此高效、可靠的清潔能源,自然會受到廣泛的關注,也必定會對於人類科技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

現在核聚變工程總公司宣布實現控制核聚變,而且是控制對於環境需求更高的氘氘聚變,絕對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不可思議!

國際學術領域已經沸騰了。

核聚變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參與研究的學者是很多的,好多學者從技術角度去討論,看法主要圍繞‘控制氘氘聚變的難度’。

氘氚聚變相對要低一個档次高,但控制氘氚聚變已經非常困難了。

最受限制的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材料問題,一個就是反應速度的控制,後者相對還容易一些,只要控制住內部溫度,就可以對於反應速度進行有效控制。

前者,才是最大的難點。

人類科技史發展來講,材料發展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很多的技術方向的研究,究其根本還是材料性能不同。

如果有材料能經受住百萬攝氏度高溫,自然什麽問題都能夠輕松解決,根本不需要研究什麽控制技術。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核聚變控制的研究上,才有各種各樣的設計,托卡馬克裝置也只是其中之一,是被認為‘最可行的’。

托卡馬克裝置的問題在於‘太過於理想化’,只要裝置的一個環節出現小問題,就會影響整個裝置的運轉進而變成大問題。

另外,托馬卡克裝置也沒有解決所有問題。

比如,α粒子。

α粒子,是由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氦-4,是輕核聚變的產物,其速度每秒可達兩萬公裏,並帶有正電荷。

當α粒子在介質中運行,迅速失去能量後,並不能穿透很遠,一張薄紙就能夠直接阻擋,處在生物體外部並不構成危險。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α粒子是輕核聚變的產物,不論是氘氘聚變還是氘氚聚變,都會不斷產生α粒子,α粒子就成為了影響聚變反應的‘雜質’,大量堆積的時候就會直接影響到反應進行。

托馬卡克裝置無法解決α粒子問題,換句話說,即便是制造出完善的托卡馬克裝置,內部反應也無法持續進行。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現在公開的成果信息,說明‘反應持續進行了一個月以上’,就說明相關問題全部都解決了。

這實在令學術界感到震驚。

“這些問題是怎麽解決的?不可能只是利用湮滅力場技術,就能解決這麽多不相關的問題吧?”

“難道他們做了全新的設計?”

“怎麽設計?”

“我太想知道他們是怎麽解決這些問題了……”

“……”

國際學術界都在討論相關的事情,不止是那些研究核聚變的科學家,其他領域的學者也忍不住參與討論。

但不管怎麽說,絕大部分人都相信公開的信息。

一則是因為,如此重大的工程性實驗成功,公開造假的可能性太低了,二則是因為有王浩參與,又加入湮滅力場這項科學新技術。

《環球報》圍繞控制核聚變成果做報道,認為‘人類科技即將取得革命性的進步,並會快速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之前也有很多新興的科技,新興的材料,包括升階材料、超導技術等等,但大多數並沒有普及到民用領域。

民用領域接觸最多的還是一階鋰,也就是磁化鋰材料制造的鋰電池。

國內市場上,高端鋰電池汽車迎來熱賣,還附帶發展到其他領域,包括電動自行車、高端電動摩托車等。

國際市場上,反應相對延遲一下。

但是,國內的車企交付國外的升階鋰電池數量也是非常可觀的,快速占領了一部分高端市場。

這主要還是因為成本。

磁化鋰材料制造的鋰電池,性能能夠輕松實現翻倍,但成本可不止翻了一倍,也就讓制造出的產品變得有些昂貴。

電能成本也是個問題。

隨著電動交通工具的大規模普及,國內電價都連續上漲了兩次,充電設施的使用成本也在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