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空間站面臨直接威脅,宇航員:以後在也不來了!

以氘核聚變為內置能源的F射線發生技術,還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

一個方向就是底層的超導材料。

底層超導材料支持制造更強的湮滅力場,包括反重力場和強湮滅力場薄層的強度都會提升。

現在核聚變中心裝置所用的底層超導材料,是以α鐵元素為基礎,也就是常規一階鐵基超導材料,α鐵元素會產生特異現象,所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換做是β元素制造的超導材料,就不會產生特異現象,制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自然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中心裝置選用α鐵,主要還是因為安全性。

最初的設計依靠的就是α鐵,β鐵是後來才使用進行實驗的,相關的實驗數據並不多,自然就缺少安全性。

第二個方向就是升級原材料,用一階氘材料進行聚變反應。

核物理研究組已經實驗了一階氘氘爆炸實驗,並收集到了很多的數據,能夠確定一階氘氘聚變的反應強度更高,也就代表單位材料制造的能量更高,而中心裝置得的內置能源強度,和F射線持續時間存在正相關的影響。

不過更高的能量強度,也就代表控制起來更加的有難度。

這也是沒有選用一階氘為原材料的原因。

在F射線釋放實驗結束後,各項檢測數據也都出來了,其中一項重要數據令人有些失望。

“我們計算出的f射線強度為14.9T到15.8T,參照基準是錫鉑鉛合金的磁化強度。”

向乾生對其他解釋道,“錫鉑鉛合金材料是材料檢測中心計算組發現的,這種材料的磁化數據和湮滅力場強度之間,存在符合二次函數曲線的關系。”

“我們做了很多的研究,確定關系是準確的。”

他補充了一句,“最少在20倍率湮滅力場強度以下是準確的。”

科學院材料所的學者們頓時有些失望。

這幾個材料所的學者們,都非常期待能夠參與實驗,因為他們能第一時間接觸到高倍率湮滅力場制造的磁化材料。

他們都非常羨慕汪輝和周青。

事實上,國內化學基礎單質材料研究領域,沒有任何一個學者不羨慕汪輝和周青,他們是湮滅力場實驗組工作,能夠第一時間得到高倍率湮滅力場制造的磁化材料,也就代表能第一時間發現‘新的升階元素’,或是有其他新型元素、材料特性的發現。

那幾乎等於是近在眼前的成果。

現在他們終於有機會第一時間接觸到高倍率湮滅力場制造的磁化材料,結果制造出的F射線強度並不令人滿意。

這種強度還趕不上湮滅力場實驗組的技術。

不過還是有很多期待的。

即便湮滅力場實驗組制造過類似的磁化材料,也被材料檢測中心仔細研究過,但他們也算是第二個研究的團隊了。

第一個肯定能有很多新發現。

第二個……

也許也會有新發現呢?

王浩倒是不在意那麽多,磁化材料就只是技術附帶產物,重要的是,F射線強度並不令人滿意。

他本來還希望超過20倍率,但仔細想想也能夠理解。

設備內置能源強度對F射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持續時間、覆蓋範圍上,對於F射線強度的提升效果,甚至還趕不上高磁幹涉影響。

“還是要用β元素啊!”

“只有直接性提升湮滅力場強度,才能夠大幅提升F射線強度……”

“兩者存在直接關系。”

“但是,用β元素,也就代表要制造第二台核聚變設備,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王浩也只能無奈的搖頭。

……

當核聚變工程組召開實驗總結會議的時候,地球另一邊的阿邁瑞肯國家衛星中心大樓,也在討論著F射線相關的問題。

他們不是討論F射線,而是討論衛星拍攝到的‘黑線’。

有個叫蒙特羅·貝加爾的圖像分析師,把衛星拍攝的一張照片放大到最大程度,發現左側區域出現了一條黑線。

即便圖像是在背對太陽的方向拍攝的,周圍都是暗淡的一片,連微弱的光都很難看到,黑線看起來依舊相當明顯。

那是純黑的一條直線。

蒙特羅·貝加爾感覺有點不對勁,他抿著嘴朝著旁邊的同事招手,“萊姆,看看這個是什麽?鏡頭好像出現了壞掉了。”

“掉幀了?”

“不,是出現了一條直線裂紋,很纖細,只有放大以後才能看到。”

萊姆湊過來看了一眼,不在意的說道,“正常的吧?也許等白天的時候就沒有了。”

“……好吧。”

蒙特羅·貝加爾想了想也覺得沒什麽大不了,就只是放大照片後的一條黑線而已,很多鏡頭設備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