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論文帶來的劇烈影響!王浩:我支持科學!

新一期的《湮滅物理與理論》,刊登了梅森數實驗室的三篇論文。

論文作者列表包括研究組的所有人。

其中《零態能量》和《超光速粒子流》,主要作者列表都包含四個人,分別是保羅菲爾·瓊斯、海倫、陳蒙檬以及丁志強。

最後一篇《常規場力下的時間獨立性》,主要作者是王浩,保羅菲爾·瓊斯、陳蒙檬、海倫等人列在了作者欄中。

相對於論文出自梅森數實驗室,以及論文作者中有四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論文發布的還是非常低調的。

這次是真的很低調,發布後的影響也很低調。

全世界都在關注最重要的競選問題,國際上有好多頂尖物理學家,都接受采訪發表自己的看法。

他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當競選內容加入了科技支持部分以後,學者們發現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尤其是那些頂尖的物理學家,總是有媒體記者過來采訪,希望知道他們對待反物質研究的態度。

這就導致好多物理學家沒有心思做研究。

《湮滅物理與理論》新一期內容,訂購數倒是沒有多大變化,但第一時間查看的人數變少了。

在新一期發表的當天,國內外輿論可以說是波瀾不驚,直到第二天上午的時候,還有一家中型媒體披露說,《湮滅物理與理論》新一期有王浩作為主作者的論文。

這家媒體顯然是沒有看懂內容。

王浩的名字放在學術界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放在輿論上吸引力也不小,而其他幾個重量級的學者,包括保羅菲爾·瓊斯、海倫、陳蒙檬,三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被直接忽略了。

當然,被忽略只是一時的。

隨著時間一點兒點兒過去,報道開始呈現指數性上漲,而上漲最初是源於加州理工大學教授本特利·威廉姆斯說的話,“你們現在來采訪我就對了,我剛看了最新的論文,是王浩的,是保羅的。”

“王浩,你們肯定知道,保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實際上,他曾經還是加州理工大學的教授。”

“是的,我們是同事,但是我們的關系並不好,這沒什麽大不了,因為學校裏,想找和他關系好的人……很難,就連學生都很討厭他。”

“這時候不重要,當然,我說的是他的新成果。”

“雖然我非常討厭他,但是我必須承認,這個新成果的內容很好,他的研究否定了反物質,不是否定反物質的存在,而是否定爆炸事故中制造出了反物質。”

本特利·威廉姆斯說完,理所當然的說道,“你想的沒錯,我絕對支持二號競選人,因為他對待科學更理智,而不是開空頭支票。”

“我不相信反物質,更別談什麽反物質技術了。”

本特利·威廉姆斯的采訪,讓一大群人都看向了新一期的《湮滅物理與理論》,他們馬上注意到三篇論文。

從論文的名字上來看,都是理論物理的內容,似乎和反物質沒什麽關聯。

從內容上來看……

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一些頂尖學者也去看了論文,他們認真去研究理解,所謂‘否定反物質’是出現在第一篇論文中,研究設定了一種叫做‘零態能量’的存在,並認為‘能量強度極限的強湮滅力場’狀態下,會發生零態能量大量聚集的現象,從而湮滅活躍粒子並釋放出符合質能方程的能量。

換句話說,第一篇論文認為,爆炸事故的原因是活躍粒子被湮滅,並釋放出巨大的純能量。

後面兩篇都可以說是第一篇的補充。

第一篇內容大部分都是設定,並沒有完整的數學基礎,數學邏輯也沒有形成閉環,有很多可置疑的地方。

第二篇則對於內容進行了補充,論證了常態湮滅力場下超光速粒子的存在。

後續還說了一個超光速粒子流的生成方式,“是在超高能強湮滅力場內穿出並進入到常規力場宇宙空間中”。

強湮滅力場內粒子會變得更加活躍,光速則是要高於常規力場,超光速粒子流從強湮滅力場內穿出,受到了慣性影響並不會馬上回歸光速,而是繼續以超光速狀態而存在。

第二篇論文依舊是不完善的,只要談到超光速就肯定會想到《相對論》。

最後一篇是第二篇的補充,論證了‘超光速粒子流’中的時間問題,解決了時間問題,就解決了90%以上的問題。

第三篇論文也是最復雜的。

即便是最頂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想要理解第三篇論文的全部內容,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媒體肯定是等不了的。

當記者采訪了幾個頂尖物理學家以後,他們馬上針對得到的內容進行報道,“王浩最新研究否定了《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