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太空武器問題,正向反饋?海倫:幸好有你!

在應用了引力場技術以後,空天母艦的性能確定可以實現質的突破。

引力場技術的應用,可以在空天母艦內部模擬地面的環境,也就可以實現讓人類在太空中,就像是在地球表面一樣的生活,工作的時間就會大大的延長。

太空無引力環境對人體是有傷害的。

當人體長期處在失重的環境,就會引起體內的新陳代謝紊亂,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一般來說,宇航員在太空中工作時間不超過六個月,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一般工作時長是四個月,國內空間站的宇航員工作時間為三到六個月。

在完成了一輪兒工作以後,宇航員就要回地面做詳細的身體檢查,並進行一系列的修養,直到身體回歸到正常狀態,才能夠執行下一次任務。

這對於空天母艦的應用來說,是一個很大限制。

空天母艦不是常規的空間站,未來有可能執行星球探索工作,持續時間是不固定的,超過六個月也很有可能,若是沒有引力場技術的情況下,內部人員一直處在失重的狀態下,就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身體問題。

所以空天母艦的應用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第二點就是可以讓空天母艦能夠持續維持加速狀態,而更高的加速也意味著更靈活的性能。

空天母艦能夠一直維持加速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從理論上來說,以光壓發動機為能源動力的空天母艦速度,最高可以無限接近於光速。

當然,受到了時間理論的影響,接近光速的加速是非常困難的。

同時,人體承受是非常大的限制。

光速的數值大概為30萬公裏每秒,即便是三分之二的光速也達到了20萬公裏每秒。

假設空天母艦一直在以20米每秒的速度加速,加速到20萬公裏每秒就需要100天以上,人體怎麽能夠這種狀態下連續承受100天呢?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人體是不能夠長時間持續維持在加速環境的,否則就會讓生理上出現很大的問題,處在加速的環境,也只能坐在座位上,什麽也做不了,無法在空天母艦內部正常工作。

所以,在人體承受能力的限制下,空天母艦的性能再高也沒有意義,其實高性能根本無法釋放出來。

在擁有了引力場技術後就不同了。

反向的引力場可以抵消加速作用,引力場技術越高端,抵消的加速數值就越大。

當空天母艦長期處在加速狀態下,艦體內的人員並沒有什麽感覺,還能夠正常的工作。

這種情況下,空天母艦才能夠發揮其優越的性能。

……

引力場技術確實非常重要。

王浩下一步工作也準備回反重力中心去繼續研究引力場技術,但新聞發布會結束以後,優先的工作還是完成籌資。

他們很快召開了籌資會議。

這次會議是內部舉行的,但也邀請了一些沒有股份的合作企業代表參與,有股份的企業都派出重量級人物參與了會議。

會議首先就說明了光壓發動機的研究進展、高空測試實驗工作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計劃。

“下一步,我們將會完善光壓發動機,並正式開啟空天母艦的設計以及初期制造工作。”

“在太空測試開始之前,我們將會環繞凹面反射鏡,安裝幾個大型的艙體,同時,我們也會在凹面反射鏡上方安裝武器裝置……”

王浩站在中心做了一個工作報告。

等工作報告結束以後,會場所有人鼓起了掌,他們都對於計劃內容期待不已,也希望能夠實現目標。

之後總經理臧春來就說明了籌資計劃,也說明了已經確定的籌資數額。

這次計劃總計籌資1500億。

其中已經確定湮滅科技公司以及王浩本人,會分別按照持股比例分別拿出300億和150億。

反重力中心拿出200億。

之前反重力中心和光壓發動機組持股百分之五十,只能出兩百億也就是要降低持股比例,同時,屬於光壓發動機項目組團隊的股份,會仔細拆分並細化所屬權。

王浩的持股比例也因此提升到了百分之11.3。

反重力中心主動降低持股比例,自然也有確定增持股份的一方,那就是軍方和國有集團,他們總計出資500億,拿走了一部分的股份。

空天母艦的研究太重大了,軍方和國有集團必須要摻上一腳。

其實軍方和國有集團的插手就是讓空天母艦的研究正規化,畢竟研究本身就有軍方和科技部門的支持,否則只是劃撥研究基地都是個大問題。

現在出資持有股份也是為了讓航天天飛船工業公司的管理正規化。

那麽籌資剩下的只有350億。

這個數額也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