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威懾與警告,發動機竟能擊毀衛星!

“不只是有衛星代號、圖像,的還包括衛星的軌道?”

“不可能,他們是怎麽知道的軌道數據?”

“照片都很清晰!”

“從照片上來看,應該是利用雷達信號反饋的AI圖像,準確嗎?”

高層官員們緊張的討論著,馬上就聯系了衛星中心進行確認,也很快得到了回復,“我們核對了21顆衛星數據,圖像和軌道數據都很準確。”

“其中有四顆衛星的軌道可以調整。那些軌道數據都是當前最新的,說明這些數據都是在七天之內偵查出來的。”

這個結果讓高層官員們更緊張了。

公告上羅列了29顆衛星代號、圖像和軌道數據。

有些衛星的軌道距離所謂‘太空軍事管制區域’很近,最遠的不超過500公裏,有些則會進入到‘太空軍事管制區域’內。

其中還包括歸屬阿邁瑞肯的兩顆常規軍用偵察衛星、一顆剛發射升空的近地軌道間諜衛星,三顆衛星的軌道都會通過光壓發動機實驗基地上空,是因為它們是專門用來對實驗基地進行偵查的。

結果,幾顆衛星都被標注出來,包括衛星的圖像、軌道數據。

唯一沒有標注的是代號,因為衛星代號對內就只有一個數字,其他國家和機構自然就不可能知道了。

現在公告發布了如此多衛星的圖像和軌道數據,就說明他們可能掌握了所有千公裏高度衛星的詳細數據。

這個推斷結果太可怕了。

常規來說,幾百公裏高度的衛星照片和軌道數據,就只能通過軍用衛星跟蹤手段才能獲取。

利用雷達監測來獲取衛星圖像、軌跡,現有的技術是做不到的。

太空中軌道更高的衛星,大多只能用於地面探測,想針對同樣的太空中的衛星就太難了,因為衛星在太空中實在太小、太小,不管是定位檢測還是跟蹤,難度實在是太高了。

地面雷達偵測手段就更加不可能了。

各個大國也建造過地面的大型雷達基站設施,專門用來對於太空中的衛星進行監測,但即便最高端的技術、再龐大的雷達基站,監測高度也不會超過兩百公裏。

這主要是因為大氣層會對於地面到太空的信號產生強烈幹擾。

所以想得到一顆衛星的圖像和軌跡數據,能想到的就是用其他衛星進行跟蹤,通過不斷的跟蹤,才能夠計算出軌道數據。

現在公告則是有一大堆的衛星準確數據,其中還包括標號為‘未知’,也就是未公開軍用衛星的數據。

所有的高層官員都知道意味著什麽。

當得知了衛星的準確軌道數據,就可以利用地面導彈對衛星進行擊毀,幾百公裏的高度,對於地面導彈來說並不算太高,常規的中程導彈就能夠得上。

導彈的速度是很快的。

中程導彈的速度,平均都會超過千米每秒,高性能的中程導彈平均速度甚至能超過8馬赫、近三千米每秒,即便爬升過程速度相對慢一些,但也能輕易超過千米每秒。

換句話說,地面的中程導彈,從發射到爬升幾百公裏,只需要十幾分鐘就夠了。

當然,導彈軌跡不會有那麽精準,但偏差也能用飽和攻擊來彌補,針對一顆確定軌跡的衛星,兩、三顆導彈就足夠了。

相對來說,衛星的軌跡已經被鎖定,即便能夠進行控制,想躲閃都根本來不及。

衛星要躲閃,先是要檢測到導彈,得知衛星被鎖定攻擊後,然後再進行人工控制,控制並不像操作汽車那麽簡單,十幾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調整。

所以,如此多精準數據放出來,本身就可以看做是‘太空威懾’了。

問題是,他們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高層官員們頓時討論起來,“難道出現了內部泄密?”

“有間諜?”

“我們必須要進行內外排查、仔細排查!”

“這種可能性不大,他們的間諜是很少見的,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掌握了超高端的雷達技術?”

這個觀點提出來,頓時讓所有人沉默了。

換做是十年以前,馬上就會有一大堆反對的聲音,他們可不相信種花家能掌握什麽高端的雷達技術,而且還高端到能夠對於太空中的衛星進行詳細偵測。

現在……

種花家已經掌握了那麽多無法想象的高端技術,再多一項超高端的雷達技術,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

“是什麽超高端的雷達技術呢?”

在場的官員是想不出來的,他們馬上咨詢了雷達方面的技術專家。

軍用雷達研發相關的機構,也針對公告內容進行討論,他們比高層官員們分析的更快,很快就確定是雷達技術。

衛星圖像,已經說明了問題。

那些衛星圖像明顯是利用雷達偵測的信號,用AI技術合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