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遠航計劃準備啟動,外裝磁場,黑球消失了!

自從擔任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負責人,科羅特·詹姆斯帶領團隊做研發,一直都采取‘保守’策略。

在制定研發方向上,他對外聲稱要完成大的計劃,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計劃,只是穩穩當當的做常規實驗。

當碰到實驗的問題時,有風險的基本上都會被排除在外,耗費資金多的也根本不去考慮。

這些表現,主要就是考慮到競爭以及吸取了前任的教訓。

競爭方面,格魯姆湖項目都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趕得上被認為是競爭對手的反重力中心。

所以,無論他們的研發做的再好,成果再突破,也不會被廣泛認可,只因為他們對標的是反重力中心。

反重力中心已經掌握了好幾種超高端的技術,只是強湮滅力場,現在來說,一種基礎的技術,想要攻克都是極為困難的。

既然研發上趕不上對手,就安安心心的做一些小研究,反倒會得到學術圈的認可。

另外,他們做研究耗費的經費比較少,就不會給上級帶來壓力,也會得到一部分高層的支持和認同。

如果去深入的挖掘,他們還是有很多成果的,還經常登上頂級的學術期刊,只是看成果論文數量,絕對要比前幾任高太多了,甚至說是最頂級也不為過。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強湮滅力場方向上,國際上就只有幾個機構在進行研究,而且湮滅物理的方向有很多,他們甚至只需要做一個小實驗,都會有值得一提的發現。

當專注於小的研究成果,並且專注於發表論文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做到每次實驗都發表論文。

當然了,大的突破是沒有的。

很多事情都要做對比,才能去談好與不好,前幾任負責人出了很多事故,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也沒有什麽成果可言,他們專注完成一些小的研究,看起來就做的很好了。

在研發上的保守策略下,科羅特·詹姆斯獲得了來自上級和學術圈的認可。

民眾,根本是不用考慮的。

他們是科研機構,又不是政客,不需要獲得普通民眾的支持,而且普通人懂得很少,反倒是要求更苛刻,他們總是拿格魯姆湖項目組和反重力中心相比,也總是對於項目組的進展不滿意。

這能有什麽辦法呢?

科羅特·詹姆斯最初就考慮的很全面,他覺得自己能夠工作一年以上,直到把上級的耐心耗盡,又或者有更優秀的人出現,他才會以‘平庸’而被辭退。

這樣就達到目的了。

反正已經拿到了大筆的薪資,被辭退也根本無所謂。

事情的發展和想象中的不同,詹姆斯都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在任上這麽長時間,而且一直得到一號決策人的支持。

或許還有個原因是,上級已經接受了高端科技趕不上種花家的現實,反倒對於沉穩研究的詹姆斯很滿意。

最少,詹姆斯沒要求大筆經費,他們也不需要幹涉什麽。

結果任期就是遇到了競選爭端。

當陷入到競選爭端中,詹姆斯被認為是一號決策人可以支持的代表人物,一下子就成了競爭方攻擊的目標。

詹姆斯最初還是有些慌亂的,但他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就發現,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哪怕一大堆的媒體對他表示質疑,很多民眾站出來怒罵他無能……

問題是,他個人最多只能說沒有大成果,並不牽扯什麽違法的事情。

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到時就能以‘受到政治迫害者’的身份卸任,‘受到政治迫害者’的身份,顯然會受到來自社會的同情,卸任以後也會慢慢的被遺忘。

到時候,什麽後果都不會有,比常規卸任的情況更好。

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

航天飛船公司發布了遠航計劃,天航01的載人數量過百,也會有一些種花家外的科學家登艦。

如此重大的科研探索項目,阿邁瑞肯官方卻無法獲得任何的名額,讓民眾赤裸裸的感覺到和種花家的差距,他們可是曾經的世界第一,現在甚至覺得還趕不上一些第三世界國家——

那些可以被忽略的小國,都可能會獲得登艦名額。

他們可是曾經的霸主!

競爭方趁著機會發動了輿論攻勢,一號決策人頓時被動到了極點,民眾的支持率也快速下滑。

科羅特·詹姆斯認為自己應該站出來了。

他申請去了白房子。

在白房子門前,他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並說道,“我們一直都很努力,我們所有人投入了百分之百。”

“但人們總是拿我們和反重力中心相對比,要知道,那可是王浩的團隊。”

“誰能比得上王浩呢?”

“天航,很厲害,代表人類最先進的科技,我們也希望研究出那些技術,但常規科研就是這樣的,每一個技術都需要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