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根

海浪拍擊著柱狀節理組成的石壁,而後退卻,再拍擊,如此循環往復,最早的海床、沙灘,就是在這樣海水與巖石的循環交互下,歷經千萬年歲月才形成。

此時,一個不和諧的‘異類’,正處在石壁的石縫裏,逐步地,緩慢地,把握著石柱與石柱間的空隙,向石壁上方攀巖著。

這個‘異類’外形酷似植物的根系,從主根上,延伸出極多的根須,透過分子尺度的嵌入,即便是再堅固的石質,這些根須也能夠深入到這種石柱的內部。

另外,根須在給主根提供固定作用的同時,也能夠將鈣、鎂、鐵、矽、鋅等等無機元素,從石柱中抽取出來。

有著厚重的石柱作為主要承重柱,根系不需要擔心會被海浪給扯斷,主根一直延伸到海面以下。

主根的源頭是一個瘤狀團塊,同樣延伸出數量龐大的根須,牢牢地將自己固定在火山島嶼底部的橢球狀和枕狀的巖石群間,抵禦海水的沖刷。

瘤狀團塊的主根並不不僅僅只有一條,除了正在‘攀巖’的那條外,其他主根系則攀附海底的火山巖石,向四周散開,每一條都延伸出數公裏,構建成一個地衣式的龐大網絡。

很難想象,這些東西,在不久之前,還是疑似動物的龐大種群。

“呼……總算是設計完成,接下來就只剩下逐步‘建設’的工作。”

思維從‘設計’的工作中脫離出來,霍古只覺得精神為之一松,總算能喘口氣。

如果說,在身為人類時,腦力勞動要比體力勞動要更為輕松的話,現在它的情況就是正好反過來。

感受不到肉體疲勞的霍古,相對來說,繁瑣且耗時長的腦力勞動就變成了苦力勞作。

火山島嶼附近的這一切,都是霍古的傑作,讓整個葫群,全體轉型成了現在這幅形似植物的樣子。

在設計上,霍古沿用了地球植物根莖的結構,表層也不再是那被石塊一刮就破的脆弱表皮,而是利用細胞死亡疊加構建所形成的厚繭。

為了保證主根系的強度,采用蛛絲式的多根根莖糾結在一切的方式,在提供強有力輸送給養功能的同時,也能確保不發生崩斷。

在霍古布置的整個龐大體系中,那個瘤狀團塊是最為核心的部位,整個葫群的感知細胞都匯聚於此。

以犧牲行動能力為代價,生命場的影響半徑直接拓展到了六公裏左右!

而且,在徹底沒有中繼指令的前提下,霍古驚異的發現,指令延時的現象一下子減弱了不少。

那個神秘生命場面紗,因此變得淡薄了許多。

在海底布置的根莖,是為了收集足夠多的有機材料,滿足整體消耗,主根上延伸出的根須,能夠很好地捕捉到那些有機材料。

海底的主根上還長有一定數量的‘花朵’,這些都是當初葫的‘嘴’,霍古並沒有加以改造,只是原封不動的移植到主根上,看起來就像是長出的‘花朵’。

事實證明,霍古的想法沒錯,這些‘花朵’,確實也是給它額外帶來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有機材料。

更令它意外的是,還在微生物中,捕獲到了擁有‘細胞核’微生物的基因樣本,說是驚喜也不為過。

細胞核發展的重要性,是生物發展史上,好比氨基酸和蛋白質等有機大分子構建出的第一個生命,恐怖直立猿建立文明一個性質的重要裏程碑。

它的作用就是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換而言之,可以在沒有霍古這樣超意識的情況下,維持細胞的整體協調性。

它的存在就意味著,單細胞生物擁有了向多細胞生物發展進化的資格。

“不過這個細胞核還非常的簡陋……”

“只是擁有簡單地雙層核膜以及核孔,核仁、染色質、核基質等結構都沒有。”

“就目前看來,這種細胞核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禦噬菌體入侵的作用。”

霍古對從基因樣本上得到的信息進行了一番總結。

興趣上頭,職業病就犯了,霍古忍不住開始研究起這個擁有細胞核的微生物樣本。

“硝化細菌……”

這樣一來,在這附近捕獲到這種細菌就很好理解了。

此時的星球到處都是正在活躍的火山,海洋裏的亞硝酸到處都是,尤其是這附近,就是一座還處在活躍期的火山島嶼。

“咦?通過吸入二氧化碳和甲烷,與亞硝酸進行反應,最後排出氧氣來維持生命活動?”

“什麽鬼?”

霍古再次湧現出,之前找到細胞核的那股,仿佛發現了新大陸般得感覺。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惰性氣體,就算是在地球,那些制造氧氣的植物,也是需要進行耗氧呼吸來維持正常生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