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火山改造計劃

一條條的主根自海底向陸地上生長,徑直趟過了當初那片奪走葫群生命的海灘,向著火山島嶼的最高處進發。

很快,陸續有主根與早先兩條登陸的主根在火山口交匯。

完成交匯後,主根的根須深深地紮根在周圍的地形裏,並在那些石塊堆中擴張生長。

巖石的微觀結構其實並不堅固,分子尺度的根須極易就能紮進巖層,並且毫無阻礙的深入縱橫交錯。

“很好,固定巖層完成。”

已經將自己轉移到鈦螺內部的霍古,滿意的注視著根莖系統在火山島嶼上的進度。

在遭遇了那場超級浪潮後,霍古就得到了啟發,如果是利用物理方式,實現硬件上的轉移,就可以變相讓自己這種思維體轉移到其他細胞集群個體中。

由此延伸出一種新類型根莖,根莖內部主要就是感知細胞,利用這種根莖將位於海底的瘤狀團塊和鈦螺的感知區域建立橋接,讓兩個區域形成一個整體,在思維轉移到另外一個區域後,切斷根莖的物理連接,轉移也就完成了。

“根須已經在巖層中建立了錯綜復雜的網狀結構,如此一來,加固島嶼的地質結構目的也就達成,可以進行下一步。”

在霍古的指令下,存在於海底的一條明顯比其他根莖粗上許多倍的主根從海底向岸上生長進發,一直進發到島嶼上火山的山腳下,才停下來。

這條主根雖然外觀和其它主根一致,但內在卻有所區別。

它的內部是中空的,粗大的外表具有欺騙性,事實上它的體積和正常的主根並沒有什麽區別。

這條主根之所以會成為這個樣子,是因為在這次計劃中,承擔著核心的角色。

它並沒有同其它主根那樣像火山口進發,和主根群交匯,而是在霍古的指令下,一頭紮進火山巖碎石堆裏。

透過從這條主根傳回來的信息,霍古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阻力,這股阻力來自於巖層,很顯然,這是主根太過粗大造成的結果。

“失算了,巖層的壓力比估計的還要大,雖然確實也能讓主根往前繼續進發,可照這速度恐怕是要挖到猴年馬月,才能夠挖通。”

霍古懊惱一番後,想到了一個折中的方法。

“既然這樣,那就劃分為三個區域。”

“先讓頭部縮小到根須的粗細,為生長區,方便在巖層中鉆掘。”

“頭部後面的部分逐漸成長正常主根的粗細,為伸長區,負責延伸根莖的長度。”

“在伸長區後面的部分,為成熟區,伸長區的根莖會充分拓展自己的內部空間,形成計劃所必須的管道空腔。”

“嗯,就這麽辦!”

接到指令的根莖,還是在巖層中通過細胞分裂往前生長進發,但是是遵照著霍古想法中的那樣。

效果確實很明顯,如果硬要形容的話,之前鉆掘的速度是人在散步那種程度,那麽現在,鉆掘的速度就是一輛F1賽車。

霍古能明顯能夠感覺到阻力的減小。

沒有計時工具,霍古不清楚具體過去了多久,只知道過去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霍古利用空余出來的有機材料,將只是寥寥可數的鈦螺,擴充到三十多只,葫的數量也回歸到原來四百多只的程度。

由於地層中沒有光線,更沒有確定方向的參照物,鉆歪這種事情是極有可能發生,想要避免,霍古只能是利用整個根莖系統傳回的信息,相互對比建模,但即便是這種方法,也存在著鉆歪的可能,所以對於一次性成功,霍古心裏並沒有什麽十足把握。

在霍古接收到一個信號時,它知道,根莖的鉆掘工作終於即將要進入了尾聲。

這個信號的引發條件來自於外部,即——根莖首部的細胞非自然死亡的這件事。

霍古當即給正在鉆掘的根莖下令,伸長區停止伸長,整個根莖全部轉為成熟區,將內部的空腔通道擴展至極限。

伸長區和生長區的細胞開始在自己那部分的空腔內,逐漸注入二氧化碳,利用氣體的體積,擴大在巖層中的空腔通道。

這就是成熟區擴展空腔的方法,對抗巖層壓力的是氣體而不是根莖本身,消耗的能量微不足道。

強度和尺寸成反比,材料的尺寸越大,強度也就越小。

隨著整條主根完全在巖層中展開,僅僅距離根莖只有薄薄的一墻之隔,溫度高達1200攝氏度的熔巖終於破墻而過,和鉆掘的根莖接觸。

在這種高溫下,即便是霍古已經特別調制出來的抗高溫的細胞膜,也無濟於事,主根之前那被燒焦碳化的首部,頃刻間,便被熔巖流沖垮,根莖內部的空腔管道完全暴露在熔巖流的面前。

熔巖也是一種液體,同樣也遵循著壓強定律,壓強和體積沒有關系,這條法則只和高度有關聯,只要承載液體的高度越高,那麽容器底部的也強就會越大,這也是深海為什麽會存在那麽強大的水壓,淺海卻沒有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