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異星骸骨

霍古沉思了一會,並未能在這個從所收集到的信息中,尋找到有關於這處超巨型地下空洞的蛛絲馬跡。

八億年,滄海桑田的歲月,足以讓任何璀璨的物體歸於腐朽。

目前,霍古能找到還算是存在一定價值的東西,也就是那占據一百平方公裏的陣之書,可問題是,它沒有那個能力對這個龐大陣之書的內容進行解讀,只能望洋興嘆。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裏,根莖系統先後經過十二對支撐柱以及三十二條底層開裂下墜形成的海水柱,終於將地下空洞的整個地面給完全覆蓋。

“總算是忙完了。”

對根莖系統的指揮,可是讓霍古耗費不少的精力,要知道,這處地底空洞所占據的面積,已經達到了‘億’這個概念,事實監控根莖系統的每一個地放,每一節部分,可是相當消耗霍古的精力。

從腦力勞作中解放的霍古將視線向上方移動。

“頂層的話……”

“……還是算了,根莖系統也是有自己的重量,如果盤踞頂層的話,搞不好會把頂層的應力平衡給打破,那後果可是相當嚴重。”

一旦頂層的破口過於巨大,甚至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整個頂層發生大崩潰,畢竟已經是長達八億年時間的老古董。

也就是說,對地底空洞的探索結束了?

並不是,霍古轉而向下和向後繼續探索,既然左右兩邊、頂層和前方都是金屬壁,其他方向的邊界很可能也是金屬壁,換句話說,這個地下空洞相當大的一部分空間,實際上都被巖層所掩埋。

這極有可能是早期時候,這個空洞多個部位發生破損,導致熔巖滲入造成的結果。

就目前看來,這個地方的建造者和這個建築都不屬於這個星球。

早期的熔融狀態星球,雖然也有海洋,但那是熔巖海,平均溫度在1500攝氏度以上,還有各種極端的環境。

此外,星球的早期可不僅僅是單屬於它個體的早期,更是行星系的早期,飄蕩在行星系系統裏的流浪隕石數以千萬,所以隔三差五就會出現隕石墜落進星球的太空交通事故。

直觀點描述的話,就是每隔幾天就在地球的某個地方引爆一枚沙皇核彈的那種情況,另外因為熔巖是流體,沖擊波很容易就能波及到全球範圍,區別只是在於強與弱這兩個概念而已。

如果這世上真的存在地獄,大概就是這種樣子吧。

退一萬步,就算真的存在生活在熔巖海的智慧生物,並且它們是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文明,它們也沒必要建造這種建築,按照目前空洞內發現的痕跡,建築原本是空的,熔巖是後來建築破損才存在於這個建築內。

試問,一個誕生於熔巖海的文明有必要建造這種完全迥異於它們生存環境的建築?

如果說是為了進行大型科學試驗到也罷,可是依照空洞規模和質量來看,這種推測完全沒有說服力。

根莖系統遵照指令向下探索,堅固的火山巖像是豆腐般被十分輕易地被根莖擠開,很快就發現了一些東西。

不過對於發現的東西,霍古沒感到高興,發現物是金屬板,和最早發現的金屬板一樣。

些許失望之余,霍古繼續命令根莖向下方探索,它堅信自己一定能發現些什麽。

霍古這種堅信並不是沒有理由,巖層往往能夠相對完好的將一些東西給完好的給封存起來,延續很長的時間,就比如那些恐龍化石。

像這個人造空洞如此巨大的空間,絕對不可能只生活著一個智慧生命體,假若當初的破碎是事發突然的意外,那麽地底空洞的地面下方,就極為有可能存在著那些建造者的骸骨化石。

此後,又過了一段時間,根莖系統抵達的空洞的邊界,不過不是向下探索的根莖,而是向後方探索的根莖。

因為有著巖層作為支撐,霍古不需要擔心坍塌,根莖瘋狂的蔓延覆蓋後方的正片區域,包括後方的頂層,於是,便發現了那個存在於後方金屬壁上的數個破口。

霍古此前的‘破洞湧入熔巖’猜測由此得到印證,也讓它更加大力度,並且更加仔細的搜尋地下巖層的每一個角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它的這種努力並沒有白費,沉睡在巖層中八億年的化石被肆無忌憚擴展的根莖發現,而且一發現還是一大片。

再注入連接蛋白穩固好化石的物質結構後,霍古聚精會神的操作根莖分開骸骨上方巖層,並十分小心的將一具骸骨樣本往上擡升。

當骸骨化石被擡升出巖層,霍古這一次終於能有幸親眼一睹外星人骸骨的化石。

這具骸骨的顏色和人類,以及當初人類在火星上發掘出來的外星人骸骨化石不同,通體為紅棕色,構成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霍古推斷,這些智慧生物,是以鐵作為骨骼來支撐起身體,而不是以鈣,經歷了八億年,骸骨內的鐵元素逐漸和氧結合,於是就成了現在這具氧化鐵構成的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