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計劃

“從那個未知存在對付我的殘暴程度開看,這種可能性極大……”

想想自己此前的種種遭遇,霍古越發肯定自己的想法。

老實講,霍古對地底空洞的探索結果,有著些許失望的情緒,它本以為能夠從地底空洞的探索中找尋到關於那個未知存在真面目的些許蛛絲馬跡,畢竟無論是地下人造建築,亦或是能夠操縱自然災害的不明生命,都不是屬於冥古宙時期該存在的‘異常’,很難讓人不產生聯想。

如今,根莖系統已經對地底空洞完成了占據,是時候需要霍古去制定下一步的計劃。

“雖說,完全可以躲在地底苟且偷生的生存下去,可是我完全接受不了這種活法,這並不是傲慢,而是作為一名人類本該具有的尊嚴,況且這樣也並不是長久之計,如若有那麽一天,對方擁有了探測地底的能力,自認為高枕無憂而毫無準備的我,無疑是會死無葬身之地……”

“退一萬步來講,地底空洞也不能就呆,因為上次的大規模火山爆發產生的裂縫引發海水倒灌進地底空洞,讓本就經歷了數億年侵蝕,本就只能勉強維持與底層間平衡的大空洞進一步趨向崩壞,坍塌是早晚的事情。”

“……登上地表就意味著再次被不留余地的攻擊,看來我已經沒得選擇了,必須得打,消滅對方。”

和談是不可能的,霍古想和談,可對方並沒有這樣的想法,除了最早的一次接觸時,接收到的那簡短信息,剩下的都是破壞力相當於核武器級別的自然災害打擊。

然而,下定決心的霍古,卻又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應該怎麽打?

霍古的思緒開始高速運轉。

攻擊是分步驟的,這種步驟在宇宙中是必須存在,就像是一加一等於二,也許可以藉由這些步驟,反推出那個正體不明家夥的位置……

“第一,攻擊行為必須建立在存在一個或多個目標的前提下,否則不成立。”

“第二,攻擊行為的構成先決條件,是攻擊者能夠從將要攻擊的目標上獲取到基本信息,否則無效。”

根據以上兩點,將目前所收集到的敵人信息套入其中進行推演……

“在島嶼和海底時,先後都遭遇到攻擊,可是卻在流落到地底後,攻擊便不再出現,根據第二點,也就是說,敵人的藏身地點是在一個可以直觀觀測到陸地和海洋,卻無法觀測到地底的位置。”

“早期時候,並未遭遇到過那個未知存在的攻擊,根據第一點,可以推斷出,敵人觀測能力存在局限,微觀尺度上的個體並不會引起注意。”

“能有如此技術的造物,其他能力上應該也不會弱小,那麽這種局限極有可能是來源於所在位置帶來的幹擾。”

那麽這種位置存在嗎?

當然存在!那個地方就是這個星球之外的外層空間,冥古宙時期的雲層可是濃密到連陽光都無法滲透進來,這就是一種極強的觀測幹擾,此外,唯有位於星球之外,才能做到全球式的全面監控。

“很好,這麽一來,對手的位置的也就確定了。”

原本在幾次遇險中收集的雜亂情報逐漸富有條理,很多事情也從模糊轉變為明朗,霍古那‘自動化氣候衛星’的猜測有了堅定的依靠。

既然連外星人都出現了,那出現這種可以調節天氣的東西也就不再可能只是妄想。

“不過,氣候衛星居然能做到引發地殼活動,這倒是完全出乎我的預料。”

氣候衛星只是個衛星,衛星本身的質量決定了最大的能力極限僅僅只適合操縱天氣,對地殼活動這種重質量現象的幹涉,起到作用的能力微乎其微。

對此,霍古只能將之推到‘是人類尚未開發了解的神秘技術’這點上。

預期的信息匯總已經結束,接下來就是對敵人的作戰計劃。

“從目前的攻擊手段上看,敵人擁有著雷電、旋風、火山、地震、海嘯等自然攻擊手段,一旦重新回到地表,就必然要再次面對這些。”

“要對宇宙中的敵人實行打擊,就必須要將細胞物質也投送到外層空間,這樣才能做到鎖定目標,然後摧毀,而且,必須是實時,這就意味著,生命場必需拓展的足夠大,從陸地到外層空間這個距離上,絕不能出現過多中繼指令的個體。”

“龐大的生命場就需要龐大的感知細胞集群來產生,同時還要有一整套維持這些感知細胞的養分供給量,同時要抵禦宇宙輻射,以及惡劣的真空環境,這也就代表,投送到外層空間的細胞集群體量要進一步增加。”

“而投送所需的質能和引發的動靜也隨著體量的增加而成倍提升,敵人不可能注意不到,必然會對投送造成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