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困惑

海風吹拂海面,帶起一滾滾浪濤。

一只采集者從水中浮上海面,相較於一望無際的海面,它的個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極為容易被忽略掉。

采集者熟練地側翻身子,讓身側的單眼環視海面之上的情況。

一般來講,采集者是不會隨便上浮到海面,因為陽光的紫外線會灼傷它們的表皮,皮膚接觸空氣久了,會流失水分。

但負責瞭望工作的采集者卻是例外,它們的職責就是上浮,並對海面上的情況進行瞭望,在海洋中每隔上百海裏的距離,采集者中就會存在被安排這種職責的個體。

“今天也是沒有出現……”

瞭望的采集者個體一如往常的觀察完海面上的情況,然後把自己觀察到的信息透過頻道遞送出去。

這條信息,會經過數個采集者作為中繼站,被永續接收。

此時,距離上一次的取名運動,已經過了數千次的晝夜更替,采集者的個體把海水給整個覆蓋。

按理來說,敵人應該早就該出手才對,但是事實上卻並沒有發生什麽。

這令永續感到無比費解,預料之中的‘敵人’並沒有出現,堪稱滅世災難的打擊手段也沒有發生,明明它都已經做好遭遇打擊的準備,想方設法的強化繁殖能力,確保種族不會斷絕。

就目前來看,結果越來越傾向於當初的第一種可能——至高意志和敵人同歸於盡。

也就只有這個解釋能夠解釋的通,永續也從原來的堅信可能被敵人攻擊,過渡到將信將疑的階段。

它是很願意相信至高意志和敵人同歸於盡,這意味著安全,生命不再受到威脅,它也沒必要整天擔驚受怕,可是深受霍古遺留意志影響的它,不敢太過抱有僥幸的心態。

於是……永續糾結了。

“在記憶基因裏,完全沒有關於那場戰鬥最後結果的記錄,大冰封時代就降臨了。”

“也就是說,至高意志是在解凍後,和敵人展開了最終決戰,並終結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那……至少要找到那場決戰的地點才行。”

試想,兩個超級恐怖的家夥要進行決戰,絕不可能不留下一點痕跡,大冰封時代到來前的天崩地裂的景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永續決定方案,並把自己的決定發布到采集者頻道內,讓所有的采集者都明白自己的想法。

覆蓋星球海洋的采集者們騷動了,和地球上的那些刁民不同,腦容量決定了它們思維不可能過於復雜,既然有同胞求助,那能幫就幫吧。

紛紛開始對自己周圍的環境進行了全面觀察,並把這些信息遞送給智能體。

直接遞送給永續是行不通的,因為信息量實在太龐大,強行接受那就是在自殺,所以只能依靠智能體這種組合團體來作為接收方。

智能體接收完信息後,會把整理好的信息公布到頻道內。

然而,即便是采集者裏個體智商最高永續,都沒能料到,這一次的舉動無意中給它們帶來了什麽樣的震撼感。

當最後的信息片段處理完公布到頻道內,所有的采集者看到了一個球體,那是它們身處世界的模型。

自誕生以來,就以下意識主觀認為的地平論被推翻了!

而‘雙層世界論’,也從夾層結構演變成球體結構,由天空這個實體,將它們身下的這個球體包圍,共同構成一個雙層球體世界模型。

這種情況,就連永續都被嚇了一跳,它也是個地平說的支持者。

不過,現在還有事情要辦,暫時也就不再深究這方面的事情。

“奇怪?決戰的話,至少也該有一個地點的吧?”

對於總結的信息,永續感到困惑不解,因為它找不到理論上應該存在的決戰地點,海洋地貌確實是存在很多大坑,可一旦和當初冥古宙時期的那種超規格戰鬥建立對比,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

按照永續的預想,如果是大坑,那至少也是個直徑達到幾千公裏的海底巨坑。

困惑不解的永續幹脆把這個問題直接遞送給智能體,既然它個體能力有限,那就讓群體的智慧來解決。

“會不會是自然演變把決戰的痕跡給掩蓋了?”

一個智能體中層采集者提出論點。

“不會,這些地貌信息在地送到我們這裏前,經過下層小團體無數次的檢查,即便有疏漏,也不應該全部都有疏漏。”

智能體中層的思潮湧動,一個論點被推翻,很快就會有新的論點產生。

“我有個想法,你們看對不對。”

“事實上,那場決戰的痕跡一直就存在於我們的視野內,看看這個世界模型,將近有百分之五十的區域不在海裏……”

“我們都知道,世界早起到處都是水,而水和熔巖接觸會誕生出巖石,並且敵人又能使用熔巖,告訴我你們聯想到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