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圓錐體

對於采集者們的‘忠誠’,事實上霍古並沒有在上面耗費太多時間,就將注意力轉移到到其他事情上。

雖然仍然沒理清邏輯關系,但總的來看結果是好的,至少不需要擔心采集者哪天出現‘起義’,把霍古標榜成必須要達到的階級敵人這種事。

具備實際物理意義上的‘忠誠’,要遠比人類那種概念意義的忠誠更為堅定,畢竟這個宇宙終歸還是唯物至上。

“說起來,還得趕緊和暝重新建立聯系才行。”

霍古心神一動,根莖系統開始遵從指令,在會受到來自海洋氣候影響的內陸地下,根莖的某條根須分化增殖,很快形成一坨肉瘤,就如同當初的八面體。

源源不斷的有機物質自遠方被根莖輸送過來。

自從解鎖了獨立自主生產有機物質的技術後,霍古就已經不再被有機材料的事情給困擾,根莖的有機材料產量甚至已經可以碾壓從微生物身上獲取現成有機材料這個途徑。

現如今,唯一還算是限制的,大概也就是根莖對有機材料的輸送能力。

肉瘤的形體很快得到膨脹,並且頂端出現了一個小犄角,同時,由於形體上的膨脹,底部可供連接輸送有機材料的面積也在增大。

所以,不僅沒有下降或者勻速,反而生長呈現出加速成長的趨勢。

很快,犄角破土而出,雖然本身因為沾染泥土看起來臟兮兮,不過仍然能夠讓人辨認出那是一坨金屬物。

金屬物繼續升高,逐漸向外面的世界展露出自己的身姿,整一個金屬圓錐體。

不過,用微觀角度去觀察,就會發現,這個金屬體和一般的金屬體不一樣,充滿著無數的孔洞結構,這是一種金屬與有機物質的結合形態。

這種形態並不少見,作為宏觀生物的骨骼微觀結構,基本上都是這種有機物與金屬結構的完美結合,兼具了生長的同時還兼具了金屬的強度。

由霍古進行人為主導的金屬圓錐體,理論上的生長極限應該是其金屬體的強度極限。

然而,在生長到十幾米的時候,圓錐體金屬物停止了生長。

霍古注意到了搖擺現象,圓錐體偏向於細長狀,即便達到和八面體同等高度,占地面積也不及八面體的千分之一。

霍古沒想著使用八面體的原因,是因為其本身巨大體量帶來的能耗問題,維持,已經足以改變星球的氣候環境。

所以霍古選擇了目前這種單位細胞量少,能耗少的設計。

“這個設計就目前表現出來的強度上來看應該是足夠的,不過繼續生長下去,重心恐怕會不穩而傾倒……”

“……那就在底部加上植物的根須設計,反向抓牢地層來穩定高度。”

本來只是為了給金屬圓錐體提供修復和一定韌性的內部細胞接收到指令,底部的內部細胞生長出根須,根須一直向下擴展,擴展最深的根須達到了相對於圓錐體高度的三倍。

“應該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上下兩邊同步生長。”

霍古簡單地查看了一下圓錐體的搖晃程度,在確定屬於可接受範圍後,繼續讓圓錐體向上生長,當然,底部的根須也不會落下。

地表的對流層與平流層之間的臭氧層很快便被圓錐體突破。

透過位於接近頂部錐尖的眼睛,霍古能夠看到一個新世界,頂部是雲,底部也是雲,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看起來就真的好像是地球神話傳說中的天界一般。

不過霍古沒什麽太大的感觸,這種景色它前世坐飛機經常就能看到,如果換成是采集者,估計的嚇得夠嗆。

“說起來我都已經來到這裏這麽久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回到地球,地球那邊具體怎麽樣了……”

落葉總是要歸根的,這種想法在老年人身上更是尤為強烈,霍古作為一個六十來歲的老頭,更是深受這種想法的影響。

最後深深地看了眼,雲層天地間,即將日落西山的太陽,霍古惆悵的喃喃自語。

“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再去看一眼。”

圓錐體繼續生長,此時,夜幕已經降臨,霍古可以看到諸多的繁星在不停地閃爍。

也往上越趨近於寒冷,圓錐體錐身到錐尖的部分已經在不知道什麽時候凝結出一層冰霜,覆蓋在金屬體表面,這是大氣結構中間層的特性。

這倒是給圓錐體的生長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溫度會對霍古造成一定影響,不過不礙事,在霍古導入降低冰點的鹽酸後,圓錐體內的細胞就重新恢復活力。

當錐尖深入到熱成層,圓錐體這部分的寒冰反而出現脫落熔化的跡象。

這一層的氣體在宇宙射線作用下處於電離狀態,電離後的氧能強烈吸收太陽的短波輻射,使空氣迅速升溫,因此該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與此前的中間層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