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之書解譯(6)

機械和人是有區別,哪怕是最接近人的人工智能,與人也是存在極大的差別,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認知觀念。

用物質來區分人和機械是非常白癡的一種行為,應該從他們的邏輯思維上進行區分。

人從誕生之初存在於這個宇宙裏,是沒有意義的,正因為是沒有意義,所以才會去思考一些事情,比如自由、理想、我從哪來、要到哪去等等,這是因為本身沒有意義,所以在主動的去尋找意義。

當找到意義後,那將會是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候。

而機械生來便有意義,這個意義是它們的制造者賦予給它們,它們就是為此而生,為此而存在,意義就是機械的全部,所以機械是絕對不會像人這樣去考慮‘背叛’這種事情,出現問題那也是人的錯誤轉嫁到了機械上,機械永遠不會犯錯。

幸好多數人都明白這點,並沒有阻攔我的行為,還幫助我完善機械本身的意義。

不過很遺憾,這個是次失敗的嘗試,以半個河系作為啟動燃料的機械,並沒有如我所希望的那樣完善自己,在啟動後的第一時間,它就開始積極地進行自我毀滅——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究竟是為什麽,是編寫的意義哪個地方出了錯誤嗎?可在寫入意義之前,我們專門使用過恒星計算機進行反復確認,按理來說不應該出現這種問題。

至今仍是沒能解開的謎團。

在此後的時間裏,技術仍在發展,我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解決無意義的問題,那就是將時空泡固定束縛,同時也不讓它脫離宇宙的主時空觀。

多麽完美的想法!沒錯,還是我想到的!

盡管這樣會極大程度的限制時空泡,使它不能像原先計劃的那樣,可以直接作用於整個宇宙的任何區域,而是會被限定在一個範圍裏,但這足夠了,過於大尺度的幹涉沒有意義,我們一般不會去到那麽遠的地方。

我們對整個完整化的時空泡進行再加工,先架設起界門,給時空泡大量補給物質,然後鋪設上一層隔絕微觀尺度粒子以及信息的壁壘,這樣就可以做到近似得讓時空泡獨立出宇宙,形成一個徹底封閉的環境。

在完工之後,這個‘神’發揮出的性能令我們感到非常滿意,鑒於它的效用以及參照模板,我們決定將時空泡的名字命名為‘靈域’,這個稱謂來源於古老神話中最至高無上的世界,所有人在那個最至高的世界中都會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幸福,與如今的靈域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

作為靈域的締造者、計劃者,我很榮幸的獲得第一個親身體驗靈域的事情。

我進行了河系級別的多次瞬移,以及長時間在時空泡內逗留,順便在回到主宇宙後我還毀滅了一些看不順眼的恒星,僅僅只是一個想法就決定了一顆恒星的命運,就仿若是真正的神明那般。

盡管我理解其中的原理和作用機制,可這樣的情況仍然是令我感到心潮澎湃,我知道我們的文明將因為靈域這種技術產物而揭開一個新的篇章。

這個時期的我們是整個文明最為繁盛的時期,我們做到了很多古老神話當中,那些神明們才能做的事情……

不,神明也比不上我們,神明能做到的事情我們基本都已經能做到,而神明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卻也能輕易的做到,這就是那個時候的我們。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那個時候的我們還不清楚,自己的道路已經快要走到盡頭。

靈域的成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信心,這讓從與老師交手後敗北的我們自信心多少恢復過來一點,可是我卻希望,我們的自信心永遠不要被滿足,因為這起事件,間接的導致了我們文明的毀滅,我們接受了一個本來就不該被接受的事情。

距離上次和老師交手被單方面的蹂躪,已經過去了母河系2.3個自轉周期,又一個靶文明來與我們進行接觸,希望我們能進行一個實驗。

理由很簡單,如果實驗失控,越強大的文明的風險就越大,我們是目前為止各方面水平最低的宇宙文明,哪怕實驗失控也不會影響到整個宇宙。

當時的我們應該拒絕,可靈域相關聯的技術進步,讓我們有些摸不著頭腦,看不清自己幾斤幾兩,我們怎麽能去招惹哪怕整個宇宙最強大的文明都不敢輕易招惹的東西呢?

與那個東西相比,我們開發出來的靈域不過是個偽神,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文明苟且的偽物,所以無法與之對抗也是理所當然,我能活下來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勉強的事情,我知道靈域已經盡它最大的能力在發揮效用。

盡管如此,作為靈域的設計者,我也仍然是好不甘心,在我看來明明只是差距那麽一點點,如果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知全能,或許我們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