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反物質推進(下)

在暝的設計構想裏,原先容器內的氫氣團噴灑被剔除掉,容器內的缺口被保留下來,但口子被改小了,這樣的設計也就導致生物體在宇宙中高速移動時,雖然仍然會因為慣性壓而有反物質被強行的擠出來,但不會一次性的大量流失,是一種緩慢的釋放過程。

不過這是有意為之的設計布局!

按照暝的想法,就是利用這種緩慢的釋放,逐漸讓宇宙中的生物體提升速度,在缺口的外部,暝添加上三個噴口,用於噴灑用於正反物質湮滅的氫氣團。

“很有想法的設計,不過有個問題。”

【什麽問題?】

“正反物質湮滅需要正物質和反物質相互接觸才會出現,這樣的設計並不能做到百分百的讓氫氣團和反氫氣團充分接觸,為了不使反氫氣團不至於被浪費,就需要更多的氫氣團被噴灑出來,而就無形中增加了載重。”

霍古說明了暝這種設計的弊端,暝的設計裏,反物質和正物質接觸的區域沒有電場,也就無法像采集者們設計的那樣進行充分的正反物質湮滅。

“加入電場不就可以了?”

有采集者如此提議,不過它很快又被反駁,反駁它的是暝。

【這樣不太可行,這樣就需要一個趨向於閉合的結構,會導致正反物質湮滅的能量很大一部分能量會被趨向於閉合的物質結構給截留下來,只能成為物質攜帶的熱能而無法作為推力被使用,我沒有加入電場設計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霍古,你有什麽好的方法嗎?】

霍古想了想,它在末尾部分加入喇叭狀的設計結構,然後是一圈圈環繞著這個‘喇叭’的磁環,釋放出來的反氫氣團和氫氣團會在電場的作用下被擠壓在一起充分反應,而朝外的喇叭狀設計能盡可能的在不阻擋正反物質湮滅後伽馬射線的釋放。

“這樣的話,反物質推進的基本框架也就完工,接下來我們要完善細節,並適當的根據推到情況對目前這個框架參數加以調整。”

霍古宣布進入下一階段,暝則表示同意,並提議需要優先解決的事項。

【那就先把伽馬輻射的問題給解決了。】

“沒錯,這個問題是需要解決的重點,伽馬射線的穿透性強,而正反物質湮滅的射線能級又是非常高,如果不作好防護,在使用的時候生物體會被自己的反物質推進給殺死。”

采集者們附和著暝的提議,大家繼續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防輻射設計。

簡單點說就是加入鉛、鉍這類重核物質,接著就是加厚,不斷地疊加——這是唯一能防禦不顯電性輻射的方法,至少目前是這樣。

“這樣的話應該就差不多了。”

采集者們觀察著這個半成品的反物質推進,它們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加以修改,反物質容器閉合的前端,不斷的頭尾相接著反物質容器,形成一條反物質容器柱,在最後方的反物質消耗殆盡時,臨近與其相連接的反物質容器就會相互聯通,反物質就會從聯通的通道,繼續湧向尾部,加入到正反物質湮滅的反應中去。

而環繞著橫躺著的反物質容器柱,是層層疊疊由重核物質構建的伽馬射線防護層,這樣也就可以在加速的時候,抵禦下正反物質湮滅而釋放高能級伽馬射線輻射。

內置的神經網絡細胞體,壽命被霍古它們削短,提高細胞的分裂速率,以及將這些細胞的基因給簡化,最大程度的避免基因損壞。

只是這還不能算是結束,伽馬射線只是一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這樣的話也就解決了輻射穿透的問題,還有散熱問題需要解決。”

伽馬射線雖然能夠被重核物質防護層阻擋下來,但這也意味著能量被滯留在了防護層之中,所以就需要冷卻,將防護層內被滯留的熱量帶走,不然啟動反物質推進沒過多長時間,整個推進部分就會被堆積的高溫融成一團高溫等離子體。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就需要固態氦,制造固態氦倒也不難,利用強水壓就可以把氦氣壓縮制作成固態氦,而固態氦的溫度是零下272.2攝氏度,已經是相當接近絕對零度的零下273.15攝氏度。

固態氦的低溫沒有任何細胞扛得住,所以要特別設計好隔溫層,然後設計好一條通道,當反物質推進啟動時,這個連同固態氦的通道會被打開,逐漸且緩慢的低溫氦釋放出來,在伽馬射線防護層堆積的熱量會因體液流動被帶到低溫氦這裏,然後被降溫,降溫完成後再次被導入伽馬射線防護層。

這一整個循環下來,也就完成了所謂的降溫環節。

反物質推進也就能宣告設計完成,後面就只是通過成品實驗,來驗證霍古它們這樣設計的反物質推進,效果究竟理不理想,有沒有存在哪些還沒有考慮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