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個結果不理想

柯伊伯帶最外圈的行星上,真空環境中一塊趨向於扁平,擁有一定厚度的金屬體平攤並固定在表面,正反兩面各自附著一個生物體,大概相當於兩個人頭的大小。

這兩個生物體中,其中一個是進行正反物質湮滅的生物體,另一個則是普通的肉塊,這是一個實驗,實驗質子晶格體阻隔伽馬射線的能力。

“開始!”

伴隨著一段由遠及近的無線電頻段的到達,一面生物體內部的正反物質發生湮滅,巨量的伽馬射線被釋放出來,並且近距離的沖擊著質子晶格體。

星球地表的地平線上升起一道奪目耀眼的驕陽,伴隨著光芒的逝去,整整八噸的物質被湮滅蒸發。

行星上一大片的區域中,連一個細胞都沒能活下來,放眼望去是一片熔巖構築的湖泊,由於沒有大氣環境,也就沒有沖擊波,伽馬射線的能量沖刷著地表與地底的物質層。

“快去熄滅這些熔巖,不能讓這些東西幹擾實驗結果。”

又是一道無線電通訊的指令,仍然完好的根莖快速的在地表上行動,利用液氮這類低溫物質強行且大批量的給熔巖降溫,重新占據失守的區域。

而在太空中徘徊的生物體,也在這段通訊發出後,開始前往這片熔巖湖的正中心,那裏是正反物質湮滅能量釋放的正中心。

然後這個從宇宙中靠近行星地表的生物體就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在這片很大的熔巖湖中,存在著一個小小的孤島,孤島的面積正好就是質子晶格體的面積,孤島相鄰的地方就是熔巖,非常滾燙且炙熱,宛若沸騰的濃湯。

趁著熔巖還沒有吞沒孤島,生物體從空中降落,捕獲質子晶格體,重新拉升高度,將實驗體送到安全的地方。

采集者們早早的就在那裏等待著,在質子晶格體抵達後的第一時間,就開始確認以質子晶格體為盾的生物體情況。

“怎,怎麽會這樣……”

“不應該啊,它怎麽還會有三分之一的細胞壞死?”

原先方案的提出者有些懵逼的看著損傷信息,這與它建立的物理模型並不相符,生物體本身應該不會被伽馬射線傷害到才對。

“會不會是伽馬射線的光子把質子給撞開了?”

“……有這個可能,但三分之一的損傷還是太多了,撞開應該是小概率發生的事情。”

“我們應該去問問思,它對知識的理解深度比我們高,腦筋也比我們靈活。”

“贊同。”

接通了和思的通訊,把實驗信息直接遞送給暝。

“當然是因為伽馬射線穿過去了,就這麽簡單。”思給予這些進行實驗的同族們答復。

“是因為質子被伽馬光子撞開了嗎?”

方案的提出者詢問思,如果思給出的是肯定答復,那采集者們會考慮再增厚兩層的質子晶格體,實現完全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

然而思的回答卻令它出乎意料。

“並不是,因為你們的那個質子晶格體還存在著縫隙,很少的一部分的伽馬光子穿過了質子間的縫隙,傷害到躲藏在後面的生物體,就是這樣。”

“咦?質子之間的距離已經小於最低能級電子運行的軌道半徑,伽馬光子難道不是應該彈開嗎?”

聽到這個解釋的提出者不禁愕然當場,因為思給的解釋與它的物理模型並不相符,伽馬光子應該是沒可能穿過質子與質子之間的那點間隙,因為那裏是低於電子軌道半徑,泡利不相容定律不會允許粒子穿過那裏。

思聽聞提出者的回答,也是奇怪的反問。

“彈開?為什麽會彈開?不顯電性的伽馬光子又不會與質子電性相互作用,除非這些質子能緊挨著彼此,否則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阻隔伽馬射線。”

沉默了片刻後,結合實際的實驗數據,提出者最終有所確定。

“……也就是說,是我的物理模型錯了?”

“我想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思,把信息發給我。”

思也不猶豫,將自己對同族們實驗結果中,伽馬射線透過質子晶格體的原因指明出來,原因就在於電磁波的載體是光子而非電子,光子屬於玻色子,玻色子是不需要遵循泡利不相容定律,量子力學中這個定律只適用於費米子,所以伽馬光子可以穿過質子晶格體中的間隙,這點上參與到實驗中的采集者們完全理解錯了。

消化完信息後,方案提出者大失所望,不禁有些帳然若失,其他采集者們也是如此。

“原來是這麽回事,虧我之前還這麽興奮……”

倒也不是對質子晶格體的性能失望,即便沒能將伽馬光子全部阻擋下來,那也比此前那厚重的鉛元素防護層強上很多,因為質子足夠密集,很大一部分的伽馬光子在撞擊後就折返回去,這才讓本來應該變成焦炭的實驗體只是細胞壞死三分之一就存活下來,可以說這種質子晶格體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