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事前的準備

第三次亞光速航行結束,亞光速生物們抵達了又一個目的地恒星,作為減速的代價,它們的反物質儲備已經消耗得所剩不多,不過進行光速以下的移動還是完全足夠。

初它們旅途的第三站,這個恒星系統是個單恒星系統,不過是顆紅矮星,光照強度不高,行星的數量也不多,只有兩顆,而且都是小質量,也就相當於初它們起點恒星系統裏,氣態巨型軌道上衛星三倍的質量。

行星是恒星誕生時殘留的氣體和碎片聚集而成的,誕生紅矮星就說明這個恒星系的物質較少,所以有兩顆行星已經算是資源豐富了。

這個恒星系統的建設,有相當一部分的資源是依靠從其他恒星系統那裏運來的,初它們也組織過幾次針對這個恒星系統的資源運輸。

不過這樣的殖民倒也算是值得,這個恒星系統也是采集者們近距離研究怎樣獲取恒星物質的研究場所。

“歡迎各位同族來到本恒星系統。”

“我們需要反物質補給,進行下一次的亞光速航行。”

初直接向這個恒星系統內的同胞們表明它們的需求,恒星系統內的采集者回答。

“按照這個航線,進入軌道。”

根據通訊給予的航線,初它們這些個體和反物質巨構建立對接,首部為單分子的尖銳觸手深入到亞光速生物體的內部,通過由自身構建的通道將耗盡反物質的容器取出,更換滿瓶的反物質容器,整一個過程就是這樣的簡單粗暴。

抽出觸手時,被撐起來的口子會因為觸手外部的粘液愈合,所以不會留下傷口,甚至不會留下疤痕,最外層的金屬骨骼也是如此。

“你們裝配上質子晶格體後,我們的反物質填裝就變得好麻煩,只能從兩片質子晶格體的縫隙間撐開才能給你們更換反物質,又沒有戰鬥,沒必要采用這樣的生物體設計吧?”

反物質巨構向初它們抱怨著,如果是以往的亞光速生物體,反物質巨構的觸手並不需要找準位置,隨便挑選一個地方刺入,就可以進行反物質的更換,但是現在不行,因為質子晶格體的密度比氫原子的半徑還要小,單分子為首部的觸手根本不可能刺穿這種質子晶格體,密度太大了。

“這是常備戰略物資,方便在戰鬥時及時能快速形成戰鬥力。”

“質子晶格體和反物質一樣,是不可能用細胞加工出來的產物,需要你們這樣的巨構才能制造,如果出現了敵人,而且與我們實力相當,戰況很激烈,那麽我們很可能會面臨質子晶格體供不應求的情況。”

“意志說過,要懂得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們這些反物質巨構時刻不停的制造和儲存反物質也是同樣的道理。”

與初同行的采集者給出解釋,這是它們這批采集者集體的想法。

“原來是這樣。”

“那你們下一個目的地是去哪裏?”

反物質巨構繼續詢問,一如之前其他恒星系統的采集者那樣。

“距離九光年的雙恒星系統。”

“去往那裏的航線有障礙物,你們需要準備一下,以這種狀態過去會很危險。”

反物質巨構如此提醒著這些同族,駐紮在恒星系統內的采集者們,不僅僅是只負擔著資源制造開采的任務,還負擔著觀測的任務,像現在這樣在亞光速航線上存在危險的情況,它們就有必要進行說明,這也是它們每次在初抵達恒星系統後,都會詢問初它們去向的原因。

當然,即便是這樣也不能確保百分百的航線安全,如果是難以觀測的小質量流浪黑洞,或者體積比較小且數量稀疏的流浪隕石,這些都是很不容易被發現,亞光速狀態的生物體們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是什麽障礙物?”

初警惕了起來,亞光速狀態下的障礙物,哪怕只是一片氣體雲都是極其危險。

反物質巨構以比較慶幸的情緒給予答復。

“一大片等離子態的高溫星雲,是從七萬光年的超新星爆發拋射過來,幸好離我們足夠遠。”

超新星爆發是光年級別的宇宙災難,是可以直接殺傷數光年到二十幾光年級別的範圍,被超新星直接波及到的範圍,那一片區域都將成為死域。

“那片星雲有多大?”又有采集者詢問。

“在二到三光年這個區間裏,星體測量有誤差。”

反物質巨構想了想,只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值,沒辦法光年級別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再加上星體的引力幹擾和光速限制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回答出一個準確值。

“不算很大,亞光速狀態的我們可以直接穿過去……”

“不懂不要亂說,星雲會讓我們掉出亞光速的,就算有能力穿過星雲,堆積的高溫恐怕會把我們給集體烤熟,在真空環境裏散熱可是個大問題。”